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幼教文章早期教育多元智能教育多元智能理论对支持式课程开发的启发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对支持式课程开发的启发意义

03-14 16:38:26  浏览次数:180次  栏目:多元智能教育
标签: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测评,什么是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对支持式课程开发的启发意义,http://www.qpx6.com
? 自我认识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菜单——自愿在公众场所讲故事可以克服自卑并展示自己;在科技小报的编排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有潜能的;组织学生听科学家的奋斗史并寻找自身差距;
? 自然观察者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菜单——观察生物角的小动物日常生活,鸟类、鱼、龟的生活习性;观察绿豆芽的发芽和生长的过程,写观察日记;学会关注身边的环境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2、“通过多元智能而教”的课程
在显性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多元智能作为教学工具,通过多种途径或者方式传授同一教学内容,使得每个智障学生都能够以适合自己智能特点的途径学习。这就是所谓的“通过多元智能而教”的课程。以下,通过《“单价×数量=总价”应用题》(如表2所示)一例来体现学校初步的实践。


表2 “通过多元智能而教”的显性课程教学方案设计表

㈣“单元主题课程”的评价
“单元主题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智能的多元发展。因此,评价“单元主题课程”应从学生智能获得多元发展的角度进行。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在坚持理解的原则下(如图4所示),学校努力做到:

图4 为理解而教的原则示意图


资料来源:(美)坎贝尔(Linda Campbell)、(美)坎贝尔(Bruce Campbell)、(美)狄瑾逊(Dee Dickinson)著,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天赋》(Teaching &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s :Discovering the Gifts in Every Child),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426页;
1、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原则。对于学生智能的多元发展,学校应以一种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眼光看待。只要学生相对于他已有的基础获得了发展,那就应该表示肯定,表示鼓励;
2、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原则。对于学生智能的多元发展,学校应注重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在“单元主题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重课程实施的数据量化,最终可以给教师或学生一个量化的评价;而在量化评价基础上,还应注重质性评价,给学生智能的多元发展予理性的表述;
3、分层评价与个别化评价相结合原则。实施“单元主题课程”遵循分层教学思想,对于各个层次的学生自然应给予相应的评价,体现分层教学实效,并突现个别化教育的效果;
4、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原则。实施“单元主题教育”应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让教师、学生了解自己实施的状况和效果,从而促进下一阶段的教育。在“单元主题教育”

www.qpx6.com评价中,建议多采用案例评价的方式。案例是一种可以完整地、写实地记录一个教学事件的有效工具。通过案例评价,可以展现“单元主题教育”的最终效果。


上一页  [1] [2] [3] 

,多元智能理论对支持式课程开发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