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教学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让学生心灵之花盛开

情感教育让学生心灵之花盛开

03-15 14:39:35  浏览次数:807次  栏目:心理健康教育
标签: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情感教育让学生心灵之花盛开,http://www.qpx6.com
  再次,班主任要主动发挥自身的权威性创设良好的集体氛围。辅导员相对于其他老师来说,和学生接触得多,了解情况较全面。在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其教育者,管理者和组织者的职能,充分发挥权威性的主导作用,是一个班集体能团结统一,步调一致,实现共同目标的关键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主要力量。如:组织队集体建立各种组织,选拔培养有威信、有能力的班干部,扶持和指导他们积极开展工作。对集体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进行大讨论,提高对真、善、美的认识。根据集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各个时期段的奋斗目标,每个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订出个人的阶段性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的措施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创造条件把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入集体的轨道,把小溪汇成大河。寻找最恰当的方法,解决集体中各种“摩擦”和“冲突”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心理氛围,维护好队集体的团结和统一。及时、公正、客观地对集体内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作出评价,是非分明,创设健康的舆论阵地。
  (二)情感教育要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欣赏、鼓励。
  长期以来,学校一直处于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的状态。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的教导,从而失去了主动性、创造性。其实学生具有各种潜在的能力,如何利用这一为人所不知道的潜能力呢?这就是要欣赏它,鼓励它。激发他们进取向上的情感。班主任老师应在教学中尤其应在和学生的最初接触中学会欣赏学生,赞扬学生,鼓励学生。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如果教师欣赏学生,学生也会反过来欣赏教师,这是一种回报性吸引。
  (三)情感教育要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理解。
  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地以人际关系定向的较强烈的需要,主要是尊重需要和理解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能注意到学生的这些需要,并将教师爱的情感化作满足学生这些需要的行为,就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的反应,由此达到师生的情感交融。高段学生尤为如此,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不仅能经常自我评价,而且也非常注意周围人们对自己的评价,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需要日益强烈,对他人是否满足自己的这种需要所引起的情感体验——自尊感,也表现出明显的特点。作为教师在工作中,要注意平等施教。要贯彻“教学相长”的精神,决不可“居高临下”,摆出一副说教的面孔。应努力提倡师生共同探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等教学气氛。要放下架子,悦纳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绝不为自己的缺点辩护。在日常管理中,对于学生中暴露出的不良行为,要本着针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而不是针对违纪行为的学生的态度来进行处理,在处理时,对学生本人则仍应尊重,要维护他的自尊心,在当时指出无效的情况下,可采取事后个别交谈的方式,或进行冷处理。另外,评价学生不单以看他的学习成绩高低,更重要的看他的为人,学习好的未必将来一定成为国家栋梁,学习差的也不一定将来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其实,对个别难以驯服或品德上有污点的学生,更要理解、开导鼓励他们,向他们伸出友谊之手。
  三、班主任工作中情感教育的操作
  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有许多学校并无专门的心理咨询或专门的情感教育课程,但情感教育却是万万不可或缺的。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应当仁不让地充当情感教育的先锋主力。
  情感教育看起来似乎很抽象,但只要班主任善于探索,善于总结,就会形成适合于自己和一个具体队集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法。在我的工作实践中,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设专门的知识及技巧讲座。
  利用班会课、朝会课或其他课余时间,针对学生在小学各阶段的实际情况和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情感理论知识灌输和情感控制、调节、转移的技巧传授,让学生能自我处理好自己的心理问题,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感形态。例如,针对高年级学生正步入青春期这特殊阶段,讲授有关生理、心理、情绪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这一阶段的特点,消除恐惧与困惑。让学生能对一些在传统教育中讳不可言的情感问题和心理问题进行自我评析或公开讨论,帮助学生克服情感心理障碍,得以轻松愉快地学习与生活。
  (二)师生间的口头、书面沟通与交流。
  这与上一种方法不同,变公开、集体的讲授为私下、个体的沟通与交流。口头交流主要是指辅导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谈话。通过师生间平等友好的对话,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获得进步的动力。书面交流,通过每周一次的周记来书面完成。周记内容不限,提倡写内心情感及心理困惑或对班级、社会的认识等。班主任进行批阅,写出评语,注重对表现出来的情感问题进行剖析和解答且提出建议,帮助学生完善情感构建和导向。值得说明的是,班主任的评语应该是朋友式的谈心,多善意的鼓励与建议,少指责;同时注意保密,这既是对学生隐私的尊重也是学生对辅导员敞开心扉的前提。这样才能把握每位学生的思想情感的脉搏。
  (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法。
  相互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与分析情感形态,是知识与技巧的运用,也是自己情感自控能力和接受他人能力的一次检验,从而知已知彼,更加完善地认识自我,提高自觉意识,也有利民主向上的班风的形成和同学之间的竞争又合作的交往。
  这种方法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知识及技巧的基础上进行效果更好。在操作时应有连续性,比较性,可每期进行三次(期初、期中、期未),每次互评应有明确的针对性,忌漫无边际,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是平等、公正、善意的评价,不应有人身攻击的言辞。
  必须套用什么模式,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班主任必须是热心于工作,积极服务于学生的班主任,这是一切方法得以实践的动力源,否则只会是搞形式、走过场。
  四、结束语
  情感教育虽说是一个较新的课题,但它秉承了传统教育中的许多可取之处,而且更着眼于现代教育的需要,适应了中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放眼于少年儿童的未来,其现实作用不可低估。只要我们班主任平时能加强学习与提高,并在平时工作中注意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智能,那么将不会再有高分低能者或高分低德者出现,那么未来必定充满希望。
  让情感教育的春风化作甘霖,哺育出健康的新一代,让学生的心灵之花盛开。
  

上一页  [1] [2] 

,情感教育让学生心灵之花盛开
《情感教育让学生心灵之花盛开》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