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角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角

11-15 21:37:47  浏览次数:508次  栏目:四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四年级数学教案大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角,http://www.qpx6.com

  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直观认识角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五部分内容: 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角的概念,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与周角,画指定度数的角。在单元结束时,安排一次实践活动《怎样滚得远》。

  1? 从生活现象出发教学射线和直线,体会特征。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可以用尺度量。本册教材以线段为新知识的生长点,继续教学射线和直线。射线和直线都是把线段“无限延长”得到的几何图形,小学生理解“无限延长”往往有些困难,如果不能理解把线段无限延长,就难以建立射线和直线的表象。因此,教材在教学射线和直线时,作了如下安排。

  (1) 从生活现象引入。

  在一幅美丽的夜景图里有许多灯光,这些灯光各自从一点出发向天空射去,射得很远很远。结合文字介绍:这些灯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作射线。图形显示和文字描述相结合,引入了“射线”,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射线的特征——向一端无限地延长。

  (2) 突出射线和直线的几何图形。

  在学生对射线有了形象感知以后,继续引导他们观察数学现象,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配合这句话,教材画出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两个端点都涂上红色;其中一个端点保持不动,另一个端点随着线段无限延长。这样,学生就形成了射线的表象。

  教材用类似的方法,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教学了直线。

  以线段为生长点教学射线和直线,从有限到无限,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苏教版教材这种安排,曾经得到教材审定专家的充分肯定。

  (3) 及时组织射线、直线和线段的比较。

  射线、直线、线段是三种不同的几何图形,也是不同的概念。以线段为参照认识射线和直线以后,及时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三种图形的本质特征。

  教材多次为学生创造比较的机会。如第16页通过“射线、直线和线段相比,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比较;第17页“想想做做”第1题识别七个图形中哪些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第2题结合画线段、射线和直线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也在安排学生进行比较;第25页练习四第1题指出图形中的线段、射线和直线,想想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又一次安排了比较活动。学生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在反复的比较中逐渐清晰、逐渐巩固、逐步完善。

  (4) 教学与直线、线段有关的一些规律。

  第16页让学生经过一点画直线,经过两点画直线,在画直线的活动中体会“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第17页第4题中A点与B点之间有一条折线、一条线段和一条曲线,比较这三条线的长度,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些内容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在“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新增加的,都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并认识,而不是硬加给他们的知识。教材重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不但举了两个实例,还要求学生到生活中找一找这样的例子。 www.qpx6.comwww.qpx6.com分页标题#e#

  2? 通过画角建立角的概念,教学相应的符号标记。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直观认识了角,知道了角各部分的名称,本单元在教学射线后,继续帮助学生建立有关角的初步概念。

  作为平面图形,角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第17页例题对学生说“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让学生通过画一画、看一看,理解对角的这种描述。教材要求学生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体会画的这个角的两条边都是射线,顶点是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在角的图形里面一段红色的弧线,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角是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是两条射线所夹的平面部分,从而使角的概念更清楚。例题里还教学了表示角的符号,学生认识了表示角的符号,便于表示,便于交流,也便于阅读,在后面的教学中经常使用表示角的符号。第17页第3题的三条射线有同一个端点,在这样的图中看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能使角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加强,复习了对直角、锐角、钝角的初步认识,也是对空间观念的一次培养机会。教学时要让学生分别指一指三个角的两条边和一个顶点,并用弧线表示看到的三个角。

  3? 简要地讲解量角器的构造,示范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使用工具时的困难。

  第18页例题中有一个角,要求学生用三角尺上的角去度量这个角的大小。用三角尺上的哪一个角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由于三角尺上角的大小不同,所以学生测量的结果和表达各不相同。这道例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并产生需要——为了准确测量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

  量角器是常用的度量角的大小的工具,教材第18页的下半部分教学计量角的单位和量角器的构造。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量角器的构造,对着量角器的图着重讲解计量单位“度”,并在量角器上用红线表示出1度角的大小。然后让学生分别从右边起和从左边起依次找出0°、20°、90°、135°、180°的刻度线。在找这些刻度线时,要让学生明白各是从量角器的哪边起的,刻度线上的刻度是多少,并在0°刻度线和另一条刻度线组成的角上用手指画一段弧线,体会度数与相应的角的大小。

  第19页的例题教学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教材设计的教学活动线索是“图示方法—模仿操作—交流体会”。先用图表示怎样把量角器正确地放到要量的那个角上,并让学生说说这个角是多少度。再让学生照样子用量角器在教材上量一量。最后安排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量的。要指出的是,教材没有直接呈现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希望学生在操作和交流时,体会并总结使用量角器的方法。 www.qpx6.com分页标题#e#

  用量角器量角的练习由易到难地安排。学生量“想想做做”第1题中这些角的度数不会有困难,因为容易摆正量角器的位置,而且刻度线是从右往左看的。设计这道题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量角器的方法。第4、5题中的量角要难一些,一是把量角器正确摆到角的上面比较难,二是有些刻度线要从左往右看。针对学习难点,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台阶。第4题已经把量角器摆到角的上面,学生只要选准0刻度线就能说出角的度数。教学这一题时,还要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量角器应该怎样摆到角的上面去。第5题在要量的那些角上各加了一个涂色的半圆,让学生在这些半圆的帮助下摆好量角器。教学这一题时,仍然要让学生说说怎样把量角器摆到角的上面。第6题从左往右第一幅图没有把量角器的中心对准角的顶点,第二幅图没有把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第三幅图没有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学生找到并改正这些错误,对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正确方法会有更深切的体会,也是对这一段学习的一次小结。

  第19~21页的“想想做做”里还有以下内容:(1) 分别度量三角尺上的各个角,记住每个角的度数。知道了三角尺上的各个角的度数,能便于测量或估计其他角的度数。(2) 角的大小是它的两条边叉开的程度,与画出的角边的长度没有关系。学生理解了这一点,他们对角的认识就准确了。(3)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90°,正三角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的各个角的大小分别相等,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图形的特点。(4) 初步估计角的度数。让学生凭借头脑里90°、60°、45°等角的大小,估计少先队队旗上一些角的度数,不要求他们估得很准确,但希望他们估计时的思考能有道理。

  4? 在角的运动变化中教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让学生探索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二年级(下册)里,学生初步认识了锐角、直角和钝角,并知道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那时的认识,处在直观、初步的层面上。本单元里继续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建立在这些角的度数(即量化刻画)层面上;而平角和周角,都是本单元教学的新知识。

  教材选择的学具是活动角,转动活动角的一条边,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活动角不仅能引出各种大小的角,而且能帮助学生发展对角的认识,加深对角的理解。

  角还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在平面内旋转所形成的图形,这是从运动变化的视角对角的理解。教材利用活动角向学生渗透了这种运动变化的思想。

[1] [2]  下一页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