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四年级科学教学反思,五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观课后思,http://www.qpx6.com
1、水蒸气颗粒太小,所以我们看不到!也摸不到!
2、白汽能看见,所以不是水蒸气。
3、用手触摸白汽,感悟到是湿的。
4、分析得出白汽是湿的,是水而不是水蒸气。
5、白汽是小液滴。(细小的水)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邵老师的教学策略:
通过提供一系列的科学实验:水蒸气会凝结在冷玻璃片上、冷的烧杯壁上、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冷窗户上、冷棒冰外也有凝结现象,让学生进行归纳推理:水蒸气遇冷的物体会凝结!继而进行演绎推理,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会怎样?也会凝结吧!从而为思考理解“白汽”是什么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再来看一看王老师的课,为什么学生在观察白汽实验后仍然会出现白汽就是水蒸气的疑惑?她是怎样高估了学生的原有水平的?
1、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的肉眼无法看见,很多学生对这句话都熟视无睹(引自邹小斌老师的话——孩子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水蒸气太小而致于看不见,摸不着!)。
2、学生的潜意识会这样认为:水应该是一滴滴的,一杯杯的,而不是一层层会飘散的状态(就这样与气态水蒸气搞混了)。
3、会飘浮上升的就是水蒸气,水蒸气中本身就含有水。(不理解水蒸气只是水的气态状态!)
4、水蒸气会变成小水珠,应该是一滴滴的,而不是水雾状的。(冷玻璃杯壁实验、冷玻璃片上的水珠实验使学生的理解就这样先入为主了!)
如果王老师的课,对于“白汽”到底是什么这个概念的建构再设置一些台阶,如:
用手摸一下“白汽”有什么感觉?说明什么?“白汽”字中含有水,说明什么?
这样,在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原来“白汽”仅仅是小液滴,而不是水蒸气。
如果这样处理,相信孩子在经历未观察到水蒸气实验、水蒸气冷凝于玻璃片实验、观察白汽实验、触摸白汽实验,再加上老师具有梯度的提问技巧后,就会比较容易得出白汽不是水蒸气而是小液滴的概念了。
上一页 [1] [2]
,观课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