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一个有“不安全感”幼儿的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林月(化名)女2009。1月年出生(3岁)
观察时间:2009年9月——2009年11月
观察目的:帮助其解决不安全感,适应幼儿园生活
观察实录:2009年9月
开学了,林月入学(看上去比同年龄幼儿瘦小),每天入园都要在班级门口哭闹,在地上打滚或用头撞墙等。(即不要外婆或小姨抱,也不让老师碰。)一旦被老师们强行抱入教室后,便不离开自己的椅子上,不动、不说、不吃、不喝(包括开水、点心、午饭)、也不哭。更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她,和她说话。对幼儿园的玩具、游戏等一切都不感兴趣。对班级的环境恐惧,为了不上厕所而领可将尿拉在椅子或床上。
分析;上学哭闹是一般幼儿常见的事情,但像她这样持续多日的恐惧,表现出的强烈的自我封闭,极其严重的对人(包括老师和小朋友)、对环境的不信任感,不安全感与3岁幼儿的年龄特征极其不相符合。为此,我决定弄清该幼儿产生这些心理障碍的原由。并采取了以下措施:
1、 进行再次的家访:
由于幼儿的表现与第一次家访家长口中有很大的出路,我进行了第二次的家访,向其家长说明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园共同的配合,希望尽可能多的了解孩子的成长。出于我善意的请求,我了解到由于家庭的变故,孩子出生后就由! www.qpx6.com观察实录:2009年10月
现在,不管我走到那里,她总拉着我的手跟到那里。并用眼神提示我她的需要(如要上厕所)。但仍不吃幼儿
园里的饭菜或点心。不让其他老师和小朋友接近她。
我发现,孩子们玩游戏时,她透过我的手小心的打量着,孩子们吃点心时,她会盯着别人的手。
分析:
作为3岁孩子身上的本能的好奇开始一点一点的展露,我决定从改善林月周围环境和运用游戏手段帮助她尝试接受新环境,新事物入手。
措施;
1、 让她尝试接受更多的人:
每天,我鼓励林月和我去各班参观,这时,老师(阿姨)都会笑着夸“林月真漂亮,来,我送你一个糖(或画片等小礼物)。”让林月发现与人交往是一件愉快的事。渐渐的,林月开始尝试从老师手上拿过礼物,尝试让他人接近、拥抱。
2、 让她尝试接受新的事物:
针对林月对新事物的恐惧,但同时流露出的好奇。我尝试运用游戏的方法帮助她。如:
我在吃点心时,和孩子们玩“跳跳豆跳进大山洞”,将小点心比喻成可爱、拟人的小动物等,孩子的嘴巴是“山洞”,孩子们很喜欢这个游戏,总是把嘴张的大大的……看见其他小朋友快乐的样子,林月也不又自主的张大的小嘴……。
成效:
林月比起两个月前,有了极大的进步。不再伤害自己的身体,不再上幼儿园哭闹,会在老师的帮助下,上厕所,吃午饭、点心等。虽然林月还不会和同伴交往,也不说话。但只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适时的教育、引导。就能有更显著的进步。
www.qpx6.com
相关分类
幼儿园心理健康 更新
幼儿园心理健康 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