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美音体教学小学音乐教案新人音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六册全册教案

新人音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六册全册教案

03-16 19:23:09  浏览次数:789次  栏目:小学音乐教案
标签: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新人音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六册全册教案,http://www.qpx6.com
  7.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
  (1)初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该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速度的变化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吹”、“拉”、“弹”属哪一类?
  8.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1)初听乐曲。要求:该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属哪一类?(介绍三角琴:三角琴是东欧俄罗斯一带的传统乐器,以三角形琴身为特征的一种三根弦的拨弹乐器。)
  (2)复听乐曲。乐曲的主题音调出现几次?乐曲可分为几段?速度有没有变代?每段的情绪有什么不一样?
  9.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
  2.活动与练习(一)
  教学重难点:1.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1.演唱形式导入:我们两年多的音乐课上,基本上是大家一齐唱,这种形式称为齐唱。有种演唱形式,曲调是一样的,但不是一齐进入,有先有后轮流进入,这就称为轮唱。
  2.聆听轮唱《嘹亮歌声》。要求能听辨出同一曲调分先后进入交*进行。
  3.看歌谱再听一遍。请大家看图形谱:两个人的睑部,二次进入线条是一样的。
  4.学唱第一声部。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
  (1)设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
  (2)每4个小节为一句,共四句。全班分四组学生每组自学一句。(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句)
  (3)分组接唱第一声部,相互纠正,教师指导。
  (4)交换乐句,再次接唱。
  (5)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5.学唱轮唱:
  (1)全班分为两部分,A唱第一声部,B唱第二声部。先学唱第二部最后一句。(2)在教师指挥下,唱二声部轮唱。
  (注意进入要准确,最后结束二声部音准)轮

www.qpx6.com

时,两个声部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各人唱自己的声部还要能听另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的关键(也包括轮唱)。
  (3)填入歌词。要唱得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6.活动与练习(一)
  ⑴教师先范唱内蒙古民歌。
  设问:这支歌的歌名?是哪一学期唱的歌?
  (这首歌是第五册第二单元的歌《草原上》)
  ⑵全班学生齐唱。
  ⑶设问:这支歌能否唱轮唱?怎样唱轮唱?最后结束怎么办?
  ⑷分组讨论。
  常见的可以有这样两种:(1)隔两小节进入;(2)隔一小节进入。
  结束句可以不一起结束,即第一声部先结束,第二声部晚结束;也可以同时结束,例如隔二拍进入的最后结束时第二声部最后一小节为;隔一小节进入的最后一小节可压缩为,还有很多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创造。
  7.分组展示、点评。表扬有创新的小组。
  8.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
  2.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在读谱实践中运用。
  3.活动与练习(二)。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演唱《我是小音乐家》,并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教学过程:
  1.说说自己的理想?
  2.听听美国的孩子他们想干什么?——聆听歌曲录音。
  3.设问:在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是哪几个国家?哪几个城市?他们各演奏什么乐器?怎样演奏?
  4.讨论上述问题:
  (英国—伦敦、法国—柏林、法国—巴黎。吉他—弹奏、提琴—拉奏、法国号—吹奏。)
  5.再听歌曲。仔细听听这个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每句的开始都是第二拍的后半拍起唱)这个规律学生不一定能讲得出,教师可通过范唱曲调,边唱曲调边打拍子,尤其在弱起时击拍更突出,以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教师适时用动作、独唱进行暗示及语言点拨。
  6.教师用点谱法指导学生唱后半拍起拍的节奏,唱好第一、二句曲调(注意乐句的完整性)。7.学唱第三乐句时,穿插讲八分休止符。
  学生已掌握十六分符的时值,只要点拨适时,加上点谱法的动作,学生是能理解的。
  8.完整地唱好全曲后,填上歌词。
  9.以第一人称的角色投入即兴表演唱。
  10.自编歌词。如住在无锡拉起二胡;住在昆明吹起芦笙;住在上海吹起笛子……各地学生可以编当地的民族乐器,加上后面的象声词即可。还可以打开思路,完全自编:我是小音乐家……
  11.音乐知识:八分休止符
  ⑴八分休止符的认识可以从八分音符引入,这样即复习八分音符的时值,同时也掌握八分休止符。“0-5”。
  ⑵结合本课《我是小音乐家》教学中穿插进行。
  ⑶八分休止符在后半拍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前半拍的音符唱得短些即可,但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这样往往是后半拍起唱,这就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拍击、点谱、动作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节奏。
  ⑷本课的“活动与练习(二)”就是配合这一乐理知识的实践活动,要让学生认真练习。
  ⑸通过四分休止符与八分休止符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和理解。
  12.活动与练习(二)
  ⑴唱熟曲调。
  ⑵分别用X0X0或0X0X节奏改编,再唱与奏。例:
  13.教学小结。
  牧童之歌
  教材分析
  1.钢琴曲《牧童短笛》是一首短小精致、形象鲜明、风格清新、富有田园风味的钢琴曲,为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所作。全曲共分为三段。第一段描绘了美丽的田园景色,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第二段以欢快的节奏、快速的速度和跳跃的伴奏,在情绪上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民间舞蹈的特点。乐曲的第三段采用了我国民间音乐“加花变奏”的手法,再现了第一段的主题,旋律显得格外流畅。乐曲的末尾渐慢渐弱,音区上升,结束在富有民族风味的和弦上,给人以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感觉。
  2.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是一部美国好莱坞音乐剧,叙述了一个发生于1938年奥地利的真实故事。一个退役的海军军官,家中有七个调皮的孩子,因丧偶而疏于教育。为了调教好自己的孩子,他聘用了一名家庭女教师。女教师能歌善舞,并喜爱这些孩子。女教师通过音乐及生动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们进行启发及熏陶,终于使七个孩子对她产生深厚的感情,同时也赢得男主人公的爱情。歌曲第一部分的节奏紧促欢快,旋律活泼跳跃,大跳(七度、八度、九度)音程频频出现,使歌曲显得十分轻松,充满活力。
  3.歌曲《剪羊毛》这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甚

www.qpx6.com

的民歌。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剪羊毛”这一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棉”夸张地形容工人们劳动而剪下的遍地羊毛,把“皮袄”比作羊儿身上的绒毛,富于想像,很有童趣。
  4.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其曲调采用了内蒙古民歌《蒙古小夜曲》的音调和词意,使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歌风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剪羊毛》和聆听《牧童短笛》。这两首歌曲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教学重难点:
  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
  教学过程:
  1.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这是一幅多么淡雅的水墨画。这一情景你能想像吗?音乐如何去表现这一情景?请听听(《牧童短笛》第一部分)。
  2.再听一遍。设问:你能从音乐中体验这一情景吗?听完后说说你的想像与感受?
  3.师生讨论对第一乐段的感受……
  4.揭题:《牧童短笛》,对照图形谱哼唱[1]
  5.聆听第二乐段。设问:这段音乐描绘牧童在干什么?在速度上、节奏上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变化?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6.师生讨论第二乐段提出的两个问题。
  7.完整地听全曲。设问:全曲分几段?为什么?有没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乐段?8.再次完整地听全曲,根据你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边聆听边即兴用动作来表演。(动作是无声的,一定要保持教室的安静。使大家能边欣赏边表演。)
  9.完成课本上的涂色块及线条连接的作业。
  10.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
  11.板书澳大利亚牧场的画面。(如能做成有动感的多媒体画面效果更佳,也可让学生从课本的插图中去感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新人音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六册全册教案
《新人音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六册全册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