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幼教文章幼儿园管理乡村幼儿园教育更新观念,努力提高农村幼儿的动手能力

更新观念,努力提高农村幼儿的动手能力

03-14 14:39:30  浏览次数:515次  栏目:乡村幼儿园教育
标签:乡村幼儿园,乡村花园幼儿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更新观念,努力提高农村幼儿的动手能力,http://www.qpx6.com

此外,开展一些如夹豆豆、纫针线、穿草珠、等比赛活动,对训练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都非常有利。

三、教师指导幼儿动手操作的策略与方法

[一]、多为幼儿提供动手的机会

教师是

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和引导者。为了支持学生去探究动手操作,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具有多种教育价值的内容和有适宜结构的材料,为其动手操作活动铺路搭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为问题设计各种操作活动,通过幼儿的实践探索来解决问题,获得答案。如科学活动、“沉与浮”,教师完全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物品,让幼儿进行操作,实验,得出有关“沉”与“浮”的简单道理。类似于此类的操作活动经过多次以后,你会发现幼儿的自主动手操作能力会有质的飞跃。同样的方法,可以将这样的形式扩展至各种区域活动中,教师精心选择制作区域材料,让幼儿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

[二]、多让幼儿体验成功

清代学者颜昊说过:“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育家陈鹤琴也说过,“小孩子喜欢奖励的,不喜欢抑阻的,愈奖励他,他愈喜欢学习,愈抑阻他,他愈不喜欢学习。”毋庸质疑,只有当孩子尝到成功的甜头,他们才能更加积极主动愉快的投入到动手操作中来。教师不要怕活动环境被搞乱了,材料被损坏了,要放手大胆的让孩子去动手,多对孩子说“你能行!”、“你真棒!”这一类的赞美话。教师的欣赏表扬能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从而使他们更                                                           

                    有兴趣去“动手”

教师在指导幼儿活动的初期可以降低操作难度,有意的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一部分能力较弱的孩子也能比较容易的感受到成功,“敢”动、“乐”动;接着可以进行操作难度分层,引导鼓励幼儿向更高要求努力,动手操作能力层层递进。如:《我为妈妈设计包》一课,教师可以先将班上幼儿的情况摸清,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动手能力将他们分成三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动手能力一般的,动手能力弱的。分好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让不同的幼儿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


更新观念,努力提高农村幼儿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强的幼儿从设计包的式样,到剪、帖、画、涂色,全是一人制作。动手能力弱的幼儿可以和动手能力一般的幼儿结成伙伴,分工合作。谁会画就画一画,谁会设计就设计……这样,不仅使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有成功的机会,也满足了一部分能力比较强的幼儿不断挑战自我的需求。

[三]、做个“懒老师”

这里的“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懒”,应该是对教师目标的把握、时机的选择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1、延时帮助。

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帮助,但并不是当幼儿一要求马上就给予,这样的教师不能算是好老师。当幼儿发出请求,教师应当首先判断幼儿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难题。教师可以先鼓励

幼儿“你再试试!”“你能够做到的!”许多时候,通过教师的鼓励,幼儿只要再稍微努力一下,问题就能够解决,幼儿的求助,更多的是需要教师的一句鼓

www.qpx6.com励的话语。当你观察后发现,孩子确实是遇到了问题,也不必急着将结果告诉他,而应该指导他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获得答案,语言的指导可以多一些,动手机会还是应当留给幼儿。

2、多“差使”

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请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事务。如:请他整理一下玩具柜,请他帮老师送一样东西等等。一方面,幼儿是非常乐意成为教师的“小帮手”的,另一方面,也帮助幼儿养成了乐于动手的好习惯。

五、家园携手,发挥家庭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优势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老师永不卸任的”。发挥家庭优势,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兴趣,时间充裕,亲情可以作保证。

1.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方面,我们首先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向家长介绍一些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经验和方法。如:孩子要自己吃饭,父母就不要去喂;孩子要自己穿衣服,父母就不要给他穿;孩子的房间,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打扫;孩子的书包,让他自己收拾整齐;父母闲暇时刻,可以坐下来和孩子一起搭积木,学剪纸,做手影……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楷模、榜样,孩子喜欢去模仿父母,所以父母必须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爱动手操作的好形象。这样,孩子会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中不但培养了动手操作的兴趣,还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2.及时进行家园双向反馈。如:有的孩子依赖性较强,需要及时鼓励和家园密切配合,于是我们要定时向家长反馈幼儿的进步情况,同时要求,家长在家统一要求,及时反馈在家情况,共同发展孩子操作能力。
  总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要充分考虑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及个体水平差异,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动手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一日生活及各类

活动之中,积极为幼儿创设有利环境,深刻挖掘动手操作的多方面教育因素,将幼儿动手能力作为一种素质,切实地落实到每个幼儿身上。对幼儿进行动手能力培养的根本和关键在于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的权利,理解和重视幼儿发展的需求,让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在做中求进步。作为幼教工作者和广大家长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探索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多种途径,为使幼儿成为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未来建设的合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振明。皮亚杰的幼儿学习理论[J/OL].开封刘振明幼儿教育研究专页。

[2]《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

[3]唐淑。以陈鹤琴教育思想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幼儿教育,2009,1:

 4、5


上一页  [1] [2] 

,更新观念,努力提高农村幼儿的动手能力
《更新观念,努力提高农村幼儿的动手能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