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父母学堂健康保健医疗常识秋季要预防哪些疾病?

秋季要预防哪些疾病?

03-19 15:29:29  浏览次数:714次  栏目:医疗常识
标签:医疗知识, 秋季要预防哪些疾病?,http://www.qpx6.com

  秋季虽然凉爽宜人,但也是一些疾病的高发季节。医学专家提醒人们,秋节里要加强自我保健,注意预防一些常见疾病。那么,究竟秋季要注意预防哪些疾病呢?针对这个问题,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贺雄指出,秋季最主要是要预防如下几种常见疾病——

  过敏:在秋高气爽、繁花似锦的黄金季节,还容易发生变态反应性疾病,尽管发病率没有春天高,但也不少见,如花粉症、支气管哮喘等。这类发生在秋天的过敏性疾病,均是由于接触空气中的各种过敏物质引起的。金秋时节,既往有上述过敏性疾病的患者,要多加小心,注意自身防护,避开过敏原,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及尘埃等,并留意气候变化。一旦发生过敏性疾病,应及时进行抗过敏治疗。

  咽炎:秋季寒暑交替,气候干燥,冷暖多变,人体不能迅速适应,极易发生疾病或引起旧病复发。因此,入秋后要注意保健防病,呼吸系统则需要重点防护。秋季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患者进入秋季后,由于秋敛之气会加重病情,很易导致疾病复发。因此,一定要避免外感寒凉,少吃辛辣上火食物,特别要忌食黄花鱼、虾、蟹和生冷食品,戒烟酒。秋天早晚温度变化明显,婴幼儿鼻黏膜柔嫩,鼻腔血管丰富,而机体免疫功能比较低下,容易罹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因此,娇嫩的宝宝在秋季尤其需要得到科学呵护。

  脑梗: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虽然“秋老虎”的热力还未消散,但是很多地区的人们,早晚已经能感觉到凉意。对于患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最近可要特别留神了。早晚气温变化较大,使得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就像埋下了一颗“炸弹”。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710万人死于冠心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病,占总死亡率的29%,在我国这一比例更为惊人,据20xx年心脑血管病导致死亡人数已超过全国总死亡人数的40%。而且,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也被这一疾病袭击,心脑血管病成了危害健康的头号“杀手”。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www.qpx6.com

  秋季天气转凉,夏季扩张的血管遇冷收缩,造成周围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就会升高。而且,秋天温差变化大会造成血压不稳定,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医学统计资料表明,70%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生此类病都在秋季。深秋,特别是秋冬交替季节,气候开始变冷,并常有寒流侵袭。寒冷刺激,尤其是强冷空气,能影响气管、支气管以及心、脑血管的舒缩功能,从而诱发中风、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在气温骤降之时,务必及时添衣,加强保暖,并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可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及免疫力,以抵御严寒。

  腹泻:经炎夏消耗,入秋之后,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若有不慎,即可发生腹泻。秋季腹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急性感染性腹泻,一种是轮状病毒所致的婴幼儿腹泻。前者可见于各个年龄的人,而后者则主要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对于婴幼儿来说,腹泻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一为6~8月,称为夏季腹泻,主要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引起;另一高峰是10~12月,称秋季腹泻,有78%~80%是因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宝宝在感染了轮状病毒后,可能首先出现一些类似感冒的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大概1~3天后才会腹泻,而且腹泻次数非常多,大便中水分很多,然后就会出现严重的口渴、烦躁等症状;如果大便次数突然明显增多,并伴有发烧、腹痛、呕吐、食欲不振、手脚冰凉等症状,很可能是患了痢疾性肠炎等细菌性腹泻。

  宝宝秋季腹泻,爸妈要做的是:秋季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感染所致,抗菌素治疗没有效果,所以不要动辄使用抗菌素,治疗的关键是补液。宝宝腹泻时,要及时把排泄物处理干净,这很重要。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可购买口服补液盐,在疾病初期,使用口服补液盐,配合其他治疗。如果宝宝呕吐或喂水后就吐,就不能强迫宝宝喝水,更不能认为喂进了补液盐就不会出问题。宝宝丢失的液体要比补充的液体明显增多,就必须及时看医生。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尤其要做好饮食调理,注意气候寒热变化,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秋季要预防哪些疾病?
《秋季要预防哪些疾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