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教学管理方案措施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实施意见

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实施意见

03-14 23:15:06  浏览次数:317次  栏目:方案措施
标签:教学团队建设方案,教学方案怎么写, 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实施意见,http://www.qpx6.com

  
  为了更好地贯彻市教科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大力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研讨活动的通知”(绵教所[2007]84号)精神,为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区中小学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更快地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自本期起在全区中小学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认识,进一步增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近年来,全区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特别是通过“片区集体备课活动”和“校本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了教研新模式,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开创了全区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然而,部分学校缺科学管理,部分教师缺教学理念,具体体现在教师忽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研读,导致对课标认识模糊,把握不当,执行不力;部分课堂存在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教学行为;教师对学生的感受关注不够,学生主动学习受限;部分教师对作业布置、批改、讲评、反馈随意,部分学校学生的课业负担偏重;部分教师对教材、教学资源的处理能力低下;部分学校对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音乐、体育、美术、政、史、地、生等课程重视不够;教学质量校际之间不平衡等等。
  造成以上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学校教育价值偏颇,学校管理不力,研究不力。即:没有深入开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和实践,没有很好地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因此,全区中小学要进一步增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课堂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关键作用,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作为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全面提高我区中小学的教学质量,推动我区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对策研究
  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科学的选择。建议各校从六个方面进一步加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对策研究。
  (一)向科学管理要效益
  1、教学管理应该成为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首先从管理入手。各校应重心下移,狠抓年级组(备课组)、教研组;可开展“课堂教学诊断”、让教师敢于“亮出自己的缺憾”、同课异构同研等活动;可从学科质量监控的数据分析上找出路,实施学科突破等思路上大胆实践提高课堂效益。
  2、教学管理的重点要落在课堂。课堂对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性、关键性不言而喻。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开展专题研究,如师生关系研究、作业的有效性研究、学法指导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研究等等;要落实校长听课制,校长应参加课堂教学专题分析会;通过推门听课、多元评课、活动推课、专家导课、制度促课,形成一个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多重督导的开放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
  3、教学管理要以制度建设作保障,以提高执行力为核心。各校应根据新课程要求和各级精神,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教学评价、校本教研、质量监控、教学奖惩等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度的落实关键是执行力。各校在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上,要设立进度表;要强化管理者的职责意识和执行能力;要关注细节,跟进、再跟进;教学绩效奖惩制度要落实到科组、班级和教师个人;要营造以人为本、效率优先、责任导向、和谐共进的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文化,真正用制度引导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全身心投入。
  在具体操作上,各校尤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注重教学目标的管理。课程改革追求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无疑是正确的,但不能因此而淡化了“双基”的目标。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不能顾此失彼。“双基”是教育教学的基础目标,没有“双基”的落实,其它目标的实现都是空话。各校要将这个观点通过各种途径传达到学校的每一位干部、每一位教师中去。
  二是注重教学规范的管理。教学效益来自于平凡的课堂、平时的课堂,而保证其效益的根本就在于常规教学活动的规范性。各学校对与教学有关的各环节应进一步梳理,提出明确的规范性要求,使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岗位,先达到规范,再努力创新,形成特色。
  三是注重教学质量的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核心,没有教学质量的实时监控,提高教学效益是不可想象的。各学校应思考如何将教学效益的监控(过程检测)与教学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即我们应在如何实时检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检测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如何调整对策等下大力气研究。
  (二)向专业发展要效益
  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作用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1)为教师成长提供多元途径。各校应加强“最好的福利是培训,最好的习惯是学习”的意识引导,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教师聆听全国名家讲课(视频),积极发挥“身边专家”作用,实施“青蓝工程”,鼓励教师之间结成“学习与研究共同体”。
  (2)校本研修内涵要不断丰富。学校校本教研是教师成长的第一阶梯,校本教研兴则教师专业兴。各校要进一步开展好间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有主题、有课,有围绕主题的互动研讨,有专题发言人),开展好间周一次的重、难点课集体备课活动;开展好“一堂好课”比武活动;开展好人人参与的小课题研究活动;进一步使本校教师在群体校本教研氛围的熏陶中,真正体验到职业幸福。
  (3)校本研修要更注重实用性。
  校本研修的精神实质就是要面对眼前的问题,解决眼前的问题。各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学科组要引导教师分析眼前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刚刚发生在我们课堂中的问题是什么?或者马上就要发生在课堂里的问题是什么?要引导学科组教研活动的重心下移,移到备课组那里去,移到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
  (三)向优化过程要效益。
  1、狠抓教学准备。要引导教师认真利用教师用书解读教材,(部分教师不看教师用书凭自己感觉上课的现象必须克服);课前对教具、学具(挂图、小黑板等媒体)要作充分准备;各校要做好教师候课的宣传、引导、督查工作。要充分分析学情,努力把教学设计落实到每一类学生上。
  2、狠抓教学设计。要认真解读课标,制定具体、明确、可测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确定教学策略和方法。要引导教师研读名、特、优教师的经典案例,促教师教学设计科学有效。
  3、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一切课堂行为都要以学生为本。教法无优劣之分,不管是传统方法还是现代方法,其运用时机、组合方式、操作方法,都应以需要为原则——“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校长要加大“走课”力度,真正做到对教师教学状况了熟于胸。
  4、练习、检测、反馈、矫正环节必不可少。提倡书面作业当堂完成,低年级学段尤应如此;严格控制作业总量,精选作业,优化作业结构;要重视作业的批改、反馈和矫正,要引导学生建立错题档案;教学检测以必要、适度、科学为原则,重视过程性、多样化、个性化检测,发挥检测的发展性功能;重视命题、考试研究,考试要为改进教学服务。
  5、优化教学过程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预设性与生成性的关系,坚持预设和生成的辨证统一。二是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努力达成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融通整合,在课堂教学引进生活世界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用好用活教材。三是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要正确理解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价值含义。接受学习不是被动学习,探究学习不是“牧羊”学习,要根据知识类型、学生基础、课时计划等整合学习方式。
  (四)向科学评价要效益。
  1、课堂教学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评教。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态是有效课堂的基本表征,也是教学评价的根本依据;各校可从目标实现度、学生主体参与度、师生交融互动度、师生行为有效度、学生主动发展度等作为是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和指标。
  2、教学质量监控要做到全面、全员、全程。力争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形式与内容并重,把质量目标落实到每位教师、每堂课、每个教学环节中。质量监控是为了帮助教师发现问题,纠正偏差,要把质量监控的过程变成提高教师质量意识的过程,变为教师对质量监控的认同和内化过程。

[1] [2]  下一页

,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实施意见
《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实施意见》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