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课堂实录《圆柱的认识》课堂实录

《圆柱的认识》课堂实录

03-16 14:07:16  浏览次数:229次  栏目:小学数学课堂实录
标签:五年级数学课堂实录,二年级数学课堂实录, 《圆柱的认识》课堂实录,http://www.qpx6.com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5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节的内容。
  教材简析:
  “圆柱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圆的相关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拓展。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认识圆柱,了解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的底面、圆柱的高与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是通过操作,看懂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圆柱又是一种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形体,因此教学时教师应从直观人手,帮助学生形成表象。此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指导学生看书、观察圆柱实物图,采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讨论,探索圆柱的特征,并利用课件的演示,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了解圆柱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2.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
  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探索,提高分析、推理、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设想:
  依据教材编排特点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我们设计本节课的基本思路为:
  1.情趣导入。诱发新知。
  2.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在这个重要的环节中,我们创设了3个学习情境,即创设实践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探究情境。力争达到感知圆柱特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效果。
  3.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新课后,我们设计了针对性和发展性的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基础。
  下面,就第一点、第二点作以简要介绍:
  第一,情趣导入,诱发新知。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因此,上课伊始,创设学习情境,在游戏中自然引出课题。
  第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让学生学会思考,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有效思考,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以及分析、比较,能够概括出圆柱的特征。
  通过学生的小组交流、合作探索。理解了圆柱侧面展开图的不同情况及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随机演示学生得出的结论,可能有的学生会剪出不规则的图形,我们也做了相应准备。
  在整个教学中,以师生共同探讨“圆柱”的特征为主线,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合作意识,力争促进学生的相互认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团结协作,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真正实践新课程中所提到的“人人学不同的数学”的理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那我们就做一个摸一摸的游戏好吗?瞧,老师手里有一个魔袋,里面装了几种物体,其中有我们学过的,也有我们没学过的,看看准能把我们没学过的物体摸出来?
  师:(一个学生摸出几个圆柱体。)你能说一说为什么没摸出其他的物体吗?
  生:因为那些物体的面都是平平的,这几个圆柱有一个曲面,能够滚动。师:你可真聪明。像这样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能够滚动的物体,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圆柱。
  [反思:采用游戏导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摸一摸的游戏中初步感受圆柱的特征。然后通过对比、辨析强化对圆柱的认识,使课堂自然、真实、生动。]
  2.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师: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我想知道圆柱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生:我想知道圆柱弯曲的那个面究竟是什么形状的。
  生:我想知道圆柱有什么特征。
  师:从大家的问题当中,老师看出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孩子。我听说咱们班级的同学都很聪明,自学能力也很强,所以老师想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到书中去寻找答案,你们能行吗?
  ……
  二、认识圆柱
  1.自学并观察圆柱形状的实物。
  师: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行!现在就请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独立阅读数学书74页和75页的内容,注意边读书中内容,边用笔画一画。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要结合你手中的圆柱体,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来感知圆柱的这些特征。
  [反思:概念教学要求严密性和准确性,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边看书边观察实物,使知识得到整合。]
  2.汇报并认识圆柱的几何图形。
  师:看完书的同学请把你了解到的知识和同伴交流一下,好吗?(小组交流汇报读书体会。)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呢?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介绍你们所了解的圆柱呢?
  生:我知道了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生:我发现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能准确地概括出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来。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你是怎样理解完全相同呢?
  生:我认为一模一样就是完全相同。
  师:那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这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呢?
  生:可以测量底面直径或半径来验证。
  生:可以用卷尺或线绳测量周长来验证。
  [反思: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相等只是源于对圆柱的生活感受,而当他们利用教师提供的学具,采用不同的方法验证了自己的发现时,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兴奋的行为状态,就更容易参与到下面的问题解决中去。]
  师: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啊!现在通过课件演示,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大家的发现好吗?(课件演示:圆柱体上下底面重合图。)
  师:(出示课件。)老师在圆柱的上下底面之间画了4条线段,这4条线段是否都是圆柱的高呢?如果不是能说出你的理由吗?
  生:这4条线段不都是圆柱的高,因为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所以说只有垂线段才是圆柱的高。
  师:你概括得真准确。那么圆柱的上下底面之间有多少条垂线段呢?
  生:无数条。
  师:所以说圆柱的高也有无数条。
  [反思:认识圆柱的高是学生认识中的难点,在此环节中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认识高,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圆柱的特征,那么你们能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准确地判断出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圆柱吗?(生判断后说出理由。)
  3.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师:圆柱的上下底面以及高都是我们大家熟悉的了,但是大家看圆柱的侧面,用手摸一摸是一个曲面,这是我们比较陌生的。大家猜想一下,这个陌生的侧面是否也能够转化成我们比较熟悉的平面图形呢?如果能那么有可能是什么图形呢?
  生:我猜可能是长方形。
  生:我猜有可能是梯形。
  师:那么圆柱的侧面究竟是哪一种平面图形,请同学们拿出小剪刀轻轻地把圆柱的侧面剪开,仔细观察剪开后的图形和圆柱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和同伴交流一下。
  生:我发现如果沿着圆柱的高剪开后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它的宽就是圆柱的高。
  生:我和他剪开的图形不一样,我也是沿着高剪开的,可是我剪开后的图形是正方形。
  生:我是沿着一条斜线剪开的,可是剪开的却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生:我剪开的是不规则图形,但也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底面周长也是这个不规则图形的长,高也是不规则图形的高。
  (师根据学生的发现,投影演示侧面展开图出现的几种情况。)
  师:从刚才大家的交流汇报中,老师看出了大家对圆柱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其中同学们重点研究的是圆柱的侧面积,我们把它展开就转化成了大家熟悉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你们可不可以根据自己动手操作及投影演示的过程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呢?试一试好吗?
  (生填表,师巡视指导。)
  [反思:侧面展开图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剪一剪、看一看、比一比等手段化曲为直。使陌生的曲面转化成比较熟悉的平面图形,从而发现圆柱体的包装纸可以有多种形状,与自己原先的认识不一样,并产生积极的探究欲望。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手段发现问题的本质,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这一研究问题的方法。]

[1] [2]  下一页

,《圆柱的认识》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