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反思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肖林)

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肖林)

03-16 00:46:12  浏览次数:305次  栏目:语文教学反思
标签: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肖林),http://www.qpx6.com

  
  翻开以前的习作本,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习作通常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描写事物无顺序。三上时一位学生在介绍自己的家乡时,写出了这样一段话:“缙云山的风景很美,绿油油的树木长得茂盛,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小草探出了小脑袋,花儿们竞相开放,树叶也长得葱葱茏茏。”这里写到了缙云山的树、白云、小草、小花、树叶,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写这几处事物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显得杂乱无章。二是习作中没有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之分。对于习作中的重点段落缺乏具体的描写,写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总之,习作教学很低效,学生习作水平不高,这是我作为语文老师一直很头疼的事。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费尽了心机,什么引导学生读课外书,鼓励学生写日记,让学生买优秀作文选等等,虽然这些方法或多或少的对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有一定的作用,但我们却不能忽视了我们的习作课,只有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才能真正提高习作的课堂效率。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说明写作教学不能离开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写作教学之本,绝不能为了学作文而去教作文。而习作教学我们更应该把课文作为一个例子,坚持“读写结合”的原则。本次执教三年级下册习作百花园三中的一篇关于《我们的校园》的习作,在教学时,就充分利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写作方法,以及作者用词的生动形象,再根据自己校园的特点,发挥想像,让学生把自己眼中、心中的校园描绘出来。
  走进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你就走进了一个如诗的画卷,宁静秀美的江南水乡,美丽的小兴安岭,灯火辉煌的香港,举世闻名的莫高窟,雄伟的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所有这一切都那么美丽迷人,所有这一切都洋溢着灵气,凝聚着厚重的文化底蕴,置身于这样的画卷中,谁能不感到自豪与畅快呢?本单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学生走进画中,品读课文佳句,欣赏风景名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除了感受风景的美丽,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外,更重要的是引用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练习习作。
  比如,《江南水乡——周庄》主要让学生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在教学这一课时就进行了读写结合,让学生仿写自己校园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习作百花园三的习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的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紧紧围绕“美丽、物产丰富”进行了具体介绍,这几段的结构、写法相似,根据课文的这个特点,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课文用准确的词句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十分形象、生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进行读写结合,写我们校园里那棵古老的黄葛树,学生同样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展示了黄葛树的美,进一步为写校园奠定基础。最后学习《香港夜色》时,学生学习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清楚地写出了港岛高低错落、闪烁飘浮的景色和港湾里灯光流淌、色彩变化的迷人景色。学生在认识和掌握了总分总段式的形式和内容以后,教师可创设写“我们的校园”这一情景,让学生按这种段式的要求去陈述事物。
  运用好课文的例子,在习作教学中,老师教得轻松,学习写得愉快,教学效果显著。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讲说和指点过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功夫,督促受教育的人多多练习,硬是要按规格练习。”叶老的话充分强调了“讲”后之“练”对形成技能的必要性。因此,通过领悟模仿,把这种构段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使学生尽快掌握段的内涵和习作框架,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逐渐形成一种能力。
  总之,在三年级写作的训练过程中,明确目标,指导得法,读写结合,强化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肖林)
《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肖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