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教学管理课题报告信息技术与小学社会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与小学社会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报告

03-14 23:11:15  浏览次数:902次  栏目:课题报告
标签: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课题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与小学社会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报告,http://www.qpx6.com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单一、被动的状况,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亲身体验经历的机会。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的学习方式转变势在必然。可以说,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已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备受人们的关注,不仅是当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地学习方式,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则是当前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领域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其中,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使用则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带来了教育教学领域内一系列新的变化,变化的根本就在于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为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功能――超强的交互性、参与性、信息资源的大量存储和共享等等特点将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另一方面,从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当前提出信息技术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将计算机引入教育教学领域。在我国,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自此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CAI);基于网络的教学形式;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阶段。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指,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课题组在立项之初,就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现状,确定了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多个研究专题,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1.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以及实验研究等方法进行。
2.  研究内容:在总课题的指导下,确定了社会学科子课题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信息技术与社会学科教学整合的含义、特点与作用。二研究信息技术与社会学科教学整合的途径与方法: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社会学科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社会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社会学科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在总课题的指导下,结合社会学科特点,课题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前期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北京市小学社会学科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进行调研;二是阅读大量文献,进行文献分析,加强理论学习。
研究成果:完成《信息技术与小学社会课程整合的调查报告》,收录于中心编著《北京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调研报告及论文集》中。
(二)研究方案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成社会学科子课题开题论证报告;二是确定子课题实验区县和实验校;三是完成子课题研究方案;四是指导实验区县撰写区实验研究方案;五是组织课题成员进行理论学习。
研究成果:完成子课题开题论证报告和实验研究方案。
          收集大量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
          对实验区县和实验学校进行相关调研,进一步了解实验学校的情况,完成调研报告。
(三)实验研究阶段
这是课题研究的重要阶段。根据社会学科综合性、开放性特点以及社会学科大部分是兼职教师的特点,研究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一是着重研究信息技术如何促进小学社会学科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二是着重研究信息技术如何促进小学社会学科教学方式的变革。三是着重研究信息技术如何存进小学社会学科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更高层次应该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也就是说,信息技术不仅仅是教师进行教学演示的工具,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结合社会学科特点,着重研究了信息技术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研究成果:组织了多次课题研讨会。
          收集了若干研究论文、教学案例、课例以及教学课件和学生作品
          完成《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论文,收录于《信息技术 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一书中。
(四)课题结题阶段
主要是对课题进行总结。
主要成果: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收集课件,并进行优秀课件展示。
          收集相关优秀论文、案例、学生作品,结集成册,计划出版。(结题工作尚未完成,正在进行中)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社会学科教学的整合。
社会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为信息技术的使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支持和完善社会课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方面,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发挥了更大、更有效的作用。
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使用,为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功能――超强的交互性、参与性、信息资源的大量存储和共享等等特点将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学习领域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原有的学习要素,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丰富多样的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学习资源。
在没有信息技术的时代,现实生活中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十分有限,而且大多是以文本的形式出现。有些资源还因为现实条件的局限无法呈现给学习者。比如,历史上发生的许多事件;地理环境方面的内容都由于时间、空间的局限无法真实的再现。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却使得我们可以模拟地再现历史的真实、地理环境的风貌等等,可以开发出仿真性高、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为学习者展现了一个庞大的学习资源库,学习者可以运用网络,收集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自主空间,学习者学习的个性化、开放性、自主性由此成为可能。
2. 信息技术的运用拓宽了学习途径。
在传统学习中,学习者只能通过书本、教师、图书馆、实验室实验等有限的途径进行学习。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学习者的学习途径更为多样和广阔。在小学社会学科的学习中,信息技术对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学科自身的综合性、内容的丰富性、时代性都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源,并对之进行整理、分析,然后加以运用。据调查,在社会课学习中,学生除了通过书本、教师、图书馆等获取资料,已经学会运用网络、音像资料等获取信息。而教师除了引导学生通过书本、真实社会实践去进行学习,还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一些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实践的活动通过模拟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同样丰富了学生的体验。
3.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首先,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互动内容、互动角色都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在互动方式上,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仅仅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单向互动,还可以通过网络等增强彼此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在互动内容上,书本上的知识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可以轻松地获取更多的信息,完成学习任务。信息技术的运用对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师如何组织、处理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关注知识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互动角色上,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者和接受者的关系。在信息技术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和权威,不再是信息的中心源。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很可能超出教师的知识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或合作者。

[1] [2] [3] [4]  下一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社会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