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对于国家的兴衰进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抓好语言文字工作十分重要。我校将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规划中,并始终将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到经常抓、抓成效。
一、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管理,不断完善制度。
1、对于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校领导给予高度的重视,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我校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每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中,定期召开校级会议进行讨论,对此有专项计划和小结。学校还成立了推普领导小组,由副校长担任组长,由分管语文的教导担任副组长,专管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分管领导熟悉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具有科学的语言(文字)规范观和发展观,并能妥善处理校园语言文字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健全了语言文字工作的网络:由推普领导小组直接领导各语文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及各班推普员,再由语文教研组长管理督促好各语文教师,年级组长督促管理年级组内各科教师,班主任、推普员共同督促全体学生。这样对推普工作做到齐抓共管、相互督促,共同提高。
2、学校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师资管理中,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能力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职务晋级等的基本条件。把教师能否坚持讲普通话列入教师行为规范中的一条,并与奖惩制度挂钩,进行不定期的检查。通过每学期的随堂听课、作业检查,规范教师的用语用字。平时,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语言文字方面的培训,对学校的自培工作也非常重视。对个别未达标的教师,学校安排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并督促其认真学习普通话,纠正读音,参加普通话等级考试。
3、学校坚持把教学用语用字规范纳入教学管理常规,不仅严格规范教师、学生的用语用字;通过自查,还加强对各类教材、教辅读物、试卷等用语用字以及汉语拼音使用规范的审核、把关。
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深化语言文字工作。
1、我校是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十分重视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我们把坚持讲普通话作为学生行为规范中的一条,平时进行宣传与训练。每学期,学校都排出时间在升旗仪式和周会课上对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并在每学期固定的行为规范训练周中对学生的用语进行检查。这些措施使学生们在校内讲普通话蔚然成风,学生的普通话都比较标准,而且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做到自觉讲普通话。
2、为了深入开展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我们注重将其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二期课改,注重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带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阅读,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语文综合能力。学校教导处还结合各年级教学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竞赛活动,如:语文课文朗读集体比赛、写字比赛、查字典比赛等,并把这些活动作为学校常规工作在每学期定期开展。学校将学生在活动中体现的规范意识和综合能力纳入学生各类评先评优活动的基本条件。
除此以外,各班设立了内容丰富的“每日一拼”,由语文教师负责,由各班推普员管理,或是“识字园地”,或是“读读拼拼”,各班推普员各尽其职、各展其能。班级“每日一拼”的内容,不仅结合教学帮助学生巩固语文知识,起到防止拼音知识回生的作用,还与学校的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3、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学校经常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推广普通话、推广规范汉字、提高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活动。每年九月,结合推普宣传周在学生中开展“啄木鸟”活动,积极参加区、街道组织的广场宣传活动。学期之中,还定期开展一、二年级小青蛙故事比赛、课本剧比赛;三、四年级的“故事大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五年级学生的即兴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不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落实在行动中,学生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除了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活动外,学校还经常开展青年教师的语言文字基本功竞赛,如:三笔字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老师们积极参与,不仅在思想上提高了规范用语、用字的意识,更在业务水平上有了进步。在教师风采展示的演讲台上,教师们充分发挥才能,展示自己使用规范语言的风采。
三、规范校园用语用字环境。
1、学校校牌、教室、办公室等处标牌均采用规范的汉字,准确的拼音。教学大楼的明显位置均有推普标牌,各班宣传板上的标题均用拼音注音。学校还在教学大楼的走廊中、图书馆内布置了宣传栏,这些都构成了我校实用新颖的长期性宣传环境,为全校师生搞好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2、全校师生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在各类集会和活动中都能运用
范的普通话,坚持规范“四用语”。在学校和班级的板报和宣传栏等各类宣传阵地中都能做到用字规范。
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特色。
1、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提升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内涵。
我校注重以科研促管理,以科研促教学。近几年来,在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开展了相关的课题研究《小学综合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以综合学习活动的方式来进行语文中的口语、识字、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如:在低年级《认识自己》的综合活动中,通过讲名人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如:在中高年级《我与诺贝尔》的活动中,通过制作“我看诺贝尔”的小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规范用字。诸如此类的综合活动有许多,我校已把它们编辑、整理出书。此项课题获得第八届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目前,学校五个语文教研组又开始了新的课题研究,每个教研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主题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体现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2、以拓展型课程的开展为抓手,提高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综合能力。
“拓展型课程”是二期课改中的一个亮点,课程的开展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因此,学校结合实际,在每星期五的拓展课中开设了相关的小型课程,如:小主持人班、艺术语言班、书法班等5个种类共15个班,近200名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报名参加。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个性发展与全面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3、成立学生推普员队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管理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我是学校小主人”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从一至五年级的每个班级中设立了两名“推普员”。这些推普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在学校分管语言文字工作老师的带领下,担任起了学校推普的工作。我校每月召开一次推普员例会,由学校教导处分管语言文字工作的老师主持。例会的内容主要是对一阶段的推普工作进行小结和布置,并对推普员进行集中培训,使其明确职责,提高其工作能力,包括如何出好“每日一拼”,如何带领大家掌握“每日一拼”,如何有效督促同学讲普通话,如何定时抽查别班讲普通话情况等。学校还给每个班级发了一本“推普记录本”,由推普员记录班级“每日一拼”的内容,对班级的推普情况进行一周小结,及时反馈班级推普情况,表扬优秀、指出不足。同时,还记录了推普员例会的内容,以便语文教师和班主任老师及时了解学校推普工作的开展。
在这样的锻炼中,我校培养了一支支优秀的推普员队伍,她们成了推普战线上的小尖兵。到学期末,我们根据推普员的实际工作情况,由各班选出“优秀推普员”,在“六一”节对他们进行表彰奖励。
4、利用学校特色网站,发挥互动功能。
我校是全国信息技术实验校,为了推动我校工作向信息化发展,使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能真正起到宣传、辐射的作用,真正贴近学生实际,在我校的校园网上建立了语言文字栏目,不仅有语言文字相关知识的宣传,还将以此为载体,提高学生规范用语用字的意识。
五、取得的成绩。
由于学校对语言文字工作的常抓不懈,我校师生在市、区的各类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周怡雯、赵寅圳两位同学在20xx年的区“我爱祖国语言美”的普通话比赛中获优胜奖;20xx年,我校选送的五(3)班同学的作品《“捏一捏”和“热一热”》获宣传节目创作奖;黄子晏、曹旸和方子玥在学生普通话大赛中分获港、澳、台和大陆组一、二、三等奖;今年,我校选送的两位同学在区“小青蛙”故事比赛中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好成绩,其中龚振衍同学脱颖而出,被区选送参加市级比赛。学校的青年教师在市、区比赛中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三位青年教师在上海市“新民晚报”杯“母语的魅力”征文比赛中获得三等奖;三位语、数、英教师分获区“高一”杯板书比赛二、三等奖;青年教师还在市、区的演讲比赛中获二、三等奖;在区“两笔字”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两位语文教师在上海市小语会举办的语文优秀论文评比中分获一、二等奖;许多教师还获得市、区各类学生征文指导奖。学校获“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的称号,在区各类比赛中获得多个组织奖。
计划总结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