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课堂实录《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与评析

《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与评析

03-16 14:03:07  浏览次数:641次  栏目:小学数学课堂实录
标签:五年级数学课堂实录,二年级数学课堂实录, 《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与评析,http://www.qpx6.com
  
  教学目标
  1.双基目标: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及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思维品质的深刻性。
  3.情感目标:通过分数的意义的探求过程,培养学生钻研精神和合作意识,体验数学和生活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创设情境,温故引新
  1.“数数”创设认知冲突。
  师:大家会数数吗?
  生:会。
  师:好!请同学们看到屏幕上出现几个圆,就数几。(出现1个圆、3个圆、2个圆)
  生(齐):1、3、2。
  师:(出示个圆。)
  生:……(无法数出)
  评析:数数过程中突然出现的障碍,制造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了一个学生急切希望激发探究的教学情境。
  师:现在谁知道切下来的这块占整个圆的几分之几?(课件出现上面完整的圆的的图形和平均分的线条,切下来的部分占3份。)
  生:我认为是五分之三。
  2.寻找学生的知识起点
  师:(师板书:)对于这个分数,同学们还了解一些什么呢?
  生1:我知道“5”叫做分数的分母,“3”叫做分数的分子。
  师:(看其他同学)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在分数旁边写声分子、分母)还有吗?
  生:3和5中间那条线叫做分数线。
  师:你说的真好!(板书:分数线)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各部分名称板书如下)
  3.揭示课题。
  师:我们懂得像这样的数叫做分数,那么什么叫做分数大家知道吗?
  生:……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分数的意义)
  评:数数过程中突然出现的障碍,制造了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另外,把教材中间部分才出现的各部分名称的内容,在课的引入处开展教学,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这种设计是深入了解学生的结果。
  二、合作学习,探究意义
  1.学生合作探究
  师:关于分数的意义,你们想自己研究还是想由老师讲给你们听了?
  生:我们自己研究吧。
  师:今天老师准备的学习材料不多,我建议我们还是按照通常的做法,用四人小组的方式开展研究吧。
  生:可以!
  师:老师为我们每个小组同学提供了一套学习材料。(出示资料,如图)小组长请举手,你们可要注意安排学习资料、组织成员讨论。
  1米
  
  师:应该怎么研究呢?我们电脑博士有什么建议?(播放要求)
  1.任意选用一些材料,通过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一些仔细喜欢的分数,比比看哪个小组表示出的分数多?
  2.互相说说你表示的分数的过程。
  3.通过表示分数的过程,试总结出什么样的分数叫做分数?
  师:知道怎么做了吗?
  生:知道了。
  师:好!那我们就开始吧。
  生:(开始分组研究,教师下小组进行指导)
  评: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让学生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很自然地使学生体验、感受分数形成的过程。分数意义的探索完全在学生自己实践、合作、思考下获得。学生“学习的主人”色彩体现的淋漓尽致。
  2.交流学习成果
  师:怎么样?差不多了吗?
  生:可以了。
  师:哪一组同学先上台来汇报?
  生:(争先恐后)我来,我来!
  师:我们请第一组同学先说。
  生1:我表示的分数是,我用小花这个图来表示,我先把8朵小花平均分成4分,拿了其中的3分,就是。
  生2:我用月饼来表示分数,我表示的是,我是这样想的,先把月饼平均分成2分,我取走其中的1份,我取走了二分之一。
  生3:我选用这条线段,发现这条线段被等分成10段了,用大括号括起7小段,就是了。
  师;这几个同学说的很好,我们赶紧把这些同学表示的分数写出来吧。(板书分数)
  师:还有选用其他学习材料表示分数的吗?
  生:我是用长方形的纸表示的,我表示的是,我用这张纸对折、对折再对折,摊开后用彩色笔画出5份,就是八分之五。
  生:我把6支铅笔平均分成3分,这一份2支就占6支的。
  师:说得真好!我们看看这些分数,我们表示的时候是把什么当作一个整体来分的。
  生:(争先恐后)1条线段,1个月饼,6支铅笔……
  师:这些东西,有一些是物体,有一些……
  生:有一些是图形
  生:还有一个单位。
  师:6支铅笔、8朵花、12个小方格可以用什么词来表述?
  生1:一堆东西。
  生2:一个整体。
  师:(根据学生概括的同时板书相应的词)说的真好。我们表示不同分数的时候把这些图形、物体、单位或者是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师:在表示分数的时候,我们是这些整体拿来平均分的,我想请同学们给这个整体取一个名字,可以用什么名字呢?
  生:一堆东西。
  师:(看着学生沉默不语)
  生:我觉得不准确,因为有一些是一条线段不是一堆东西。
  师:那该取什么名字?
  生:一个整体。
  师:不错!是一个整体。还有吗?
  生:单位“1”。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从书上看来的。
  师:不错,你能先预习,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师: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师板书单位“1”。完整板书如下:)
  板书:
  一个物体
  一个图形
  一个计量单位
  一个整体
  6支铅笔
  8朵小花
  12个正方形
  单位“1”
  师:在这些分数中,分母表示的是什么?分子表示什么?
  生:分子是指拿几份。
  生:分子表示有几份。
  生:分母表示分了几份。
  3.归纳分数意义
  师:通过以上的操作和学习,谁来说说怎么样的数叫做分数吗?
  生: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再取了几份。
  师:其他同学认为呢?
  生:应该是把一个整体分成多少份,表示其中几份的数。
  师:这个整体可以换什么词呢?多少份又可以换成什么词?
  生:单位“1”。若干份。
  师:是怎么分的?
  生:平均分。
  师:谁能说的更准确一些?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师:只取一份行吗?
  生:可以?
  师:一份能说成是“几份”吗?
  生:不行。
  师:谁来把意义补充完整。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师:说的真好!这个表示什么?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这样的5份的数。
  师:呢?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
  师:刚才的、这些分数,其中的一份,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的意义)
  师:同座同学互相说说黑板上各分数单位,并说出是由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组成的分数。
  生:(同座同学互说)
  评:让学生充分的交流,适时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的意义。
  三、巩固反馈,辨析提高
  1.指导学生看书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书P85-87,并完成其中的部分练习。
  生:看书,并完成作业
  2.选择喜欢的动物回答问题
  师:今天这节课,有5只小动物也来到我们的课堂,并且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同学们有信心回答这些小动物们的问题吗?
  生(齐):有。
  课件出示五种动物头像,学生自由选择动物后链接到相应的问题。学生回答这些动物带来的数学问题。
  右图中的阴影部分占全图的几分之几?
  把()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份,每份的两只大象是这个整体的()。
  六分之五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份的数。
  
  把四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份,()个苹果就是这个整体的()分之()。
  把()看作一个整体,
  平均分成()份,1只小鸭就
  是这个整体的()。
  
  3.辨析练习。
  课件出示下列各题。

[1] [2]  下一页

,《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