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课堂实录《三角形的认识》课堂实录

《三角形的认识》课堂实录

03-16 14:06:05  浏览次数:770次  栏目:小学数学课堂实录
标签:五年级数学课堂实录,二年级数学课堂实录, 《三角形的认识》课堂实录,http://www.qpx6.com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80~81页的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底、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提高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若干根、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师:这个袋子里有我们认识的一些平面图形,有三角形,你能把它摸出来吗?
  (指名一生到前面摸三角形。)
  师:你怎么又快又准确的摸出哪个是三角形?
  生:因为三角形有三个角,其它图形都比三个角多,比如长方形有四个角,梯形也有四个角。
  师:三角形仅仅是有三个角吗?
  生:还有三条边,三个顶点。
  师:看来三角形还有很多的奥秘,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评析]新课伊始,韩老师创设摸图形的游戏情境,激起了学习兴趣,引发了参与热情,唤醒了原有的经验储备。学生摸三角形的过程,实际是学生调动已有对三角形的模糊经验,初步建构三角形特征的过程。一句“你怎么又快又准确的摸出哪个是三角形?”的反问,让学生在三角形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对比中,加深了对三角特征认识。此时,记忆苏醒,心智激活,兴趣倍增。
  二、自主建构,探究特征
  1、画三角形,得出概念
  (1)第一次画三角形,从学生错误的作品中得出“围成”。
  师:同学们,要想深入的研究三角形,只靠摸和看是不够的,还要画。会画三角形吗?(会)画一个三角形吧。
  学生独立画,师巡视了解学生画的情况。
  展示一名学生的作品:三条线之间有空隙。
  师:对于她画的三角形,想说些什么吗?
  生1:我觉得她画得不对,那线和线之间不能有空,三条线要连在一起才行。
  师:要连在一起,好像不太好理解。这有三根小棒,如果把它们看作三条线段的话,你能一边摆一边表达你的意思吗?
  该生到实物展台前摆出一个三角形,生1:这样才是一个三角形。
  师随手碰了一根小棒,使其中间有一些空隙(图1)。
  生1:这样不行,要把线都连起来,才是三角形。
  当他把小棒摆好后,师再次碰了一根小棒,使其露头(图2)。
  生1:这样也不是三角形,因为线段出了一点头了,没有连在一起。
  生2:老师你刚才动的那两种情况都不行,要把三条线段的端点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封闭图形。
  师:是啊!三条线段的首尾要连接起来,其实就是把这三条线段?(手比划着)
  生齐:围起来。
  师:这个词用得非常好,我喜欢。(板书:围成)
  师问画错的孩子:现在你知道画得三角形错在哪里了吗?
  生:三角形要是一个封闭图形,三条线段要围在一起才行,而我画得三条线段没有围在一起。
  师:你能接纳别人的意见,并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是一种进步。
  (2)第二次画三角形,得出概念。
  师:现在你们知道画三角形要注意些什么了吗?(知道了)那就再画一个三角形吧。
  师:画好的同学,同桌之间互相欣赏欣赏,然后再想一想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呢?可以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讨论后汇报。
  生1:有三条线段、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封闭图形叫三角形。
  生2:不需要说,三个角和三个顶点了,因为只要是三条线段端点连起来的图形就一定有三个角和三个顶点。
  生3: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你们都关注一点:三条线段要?(围在一起)是的,正像你们所说的,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板书概念)
  2、在判断中深化概念:下面的图形是三角形吗?
  师:你能利用这个概念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三角形吗?
  生1:第(1)个图形不是在三角形,因为它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它是四边形。
  师:真棒,抓住了三角形的一个特点,必须是?(三条线段)
  生2:第(2)个图形也不是三角形,三角形必须是围成的封闭图形,这个图形中间有空,没围成。
  师:一针见血,关注了一个词,什么?(围成)
  生3:第(3)个图形不是三角形,它是由五条线段围成的五边形。
  生4:第(4)个图形不是三角形,它的几条线段都没围起来。
  生5:第(5)个图形也不是三角形,因为概念说了,三角形要是三条线段,而它都是曲线。
  师:我发现咱们班的孩子就是了不起,很善于抓住三角形的概念字斟句酌,去判断是不是三角形。那第(6)个图形是三角形吗?(是)为什么?
  生齐:它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3、得出各部分名称和字母表示法
  师:(课件演示)围成的每条线段叫三角形的?(边)在一个三角形中共有几条?(三条)这是?(角)它的个数?(三个)这是?(顶点)也有?(三个)
  师:瞧,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和三多有缘呀!所以把它叫三角形。
  练习:(P81“做一做”第一题)拿出你画的三角形,与同桌互相说一说它各部分的名称。
  师:为了表达方便,我们通常用大写字母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课件演示)比如可以用A、B、C表示三个顶点,那这个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请在你画的三角形的顶点处也标上大写字母。(学生任意标上大写字母)标好的同学读一读你标的三角形。
  [评析]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本环节中,韩老师先让学生动手画三角形,并抓住学生画的过程中的“错误资源”,使之成为教学的“有效资源”,在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中逐步澄清对“围成”含义的理解。所以在第二次画三角形后,学生顺利得出概念。接下来的判断,学生在深入理解概念后,“一针见血”地抓住了关键词。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的投入,也有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
  三、尝试操作,学习三角形的底和高
  1、情境导入,得出底和高
  师:瞧,这是一座房子,想知道它有多高吗?(想)为了方便测量,(课件演示)我们从中抽象出它的横截面图,并且知道了长方形BCDF的长是3米(如下图),你知道这座房子有多高吗?
  生1:房子有3米高。
  生2:不是3米,3米只是CD边的长,那上面还有一个三角形的高不知道呢。
  师:很会观察,上面还有一个?(三角形)他把目光聚焦到这儿了(课件放大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有多高呢?
  生3:在三角形的中间画一条线,测量一下就行了。
  生4:从三角形的A点往BC边引一条垂线,测量它就行了。
  师: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听明白了)他想测量从顶点A向BC边做的一条垂线段的长度。
  师:(课件演示画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2、解决问题:三角形的这条高是2米,那这座房子有多高?(5米)
  3、尝试画高
  拿出刚才画的三角形,任意画出它的一条高?
  4、展示汇报中,引发冲突,得出高的条数和对应底对应高
  课件展示学生作品后,然后转动三角形,师:这么一转,你想说些什么?
  稍作等待后,生惊奇的发现:我知道了,不光可以从A点向BC边画一条高,还能从B点向AC边画一条高。
  师:了不起的发现,掌声送给他。照他这个意思,我们还可以?(从C点向BC边画一条高)那你认为在这个三角形中能画出?(三条高)为什么三角形有三条高呢?
  生:因为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从每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引一条垂线,都是它的一条高。
  课件验证三条高后,师:现在你要想向别人介绍这条高(指着其中一条高),怎么表达别人能明白呢?
  生:可以说这是从C点向AB边做的一条高。
  师:是的,可以这样说,但数学讲究的是简练,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说成BC边上的高?那这条高呢?(AC边上的高)这条呢?(AB边上的高)每一条边作为底,都有着对应的高。
  5、练习画高(P86练习十四第1题)

[1] [2]  下一页

,《三角形的认识》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