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教师随笔,小学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彰显古诗教学的美,http://www.qpx6.com
古诗教学可以从景物、字词、读诵三方面入手,品味诗词的情感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在古诗教学中,为了使小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使思维感情和学习知识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多渠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其丰富的思维能力和强烈的持久动机。
一、引导学生从景物入手,领会诗的情感美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抓住古诗所吟咏的景和物,运用挂图或教学课件进行直观教学,唤起意念,融会贯通。
我在教学唐诗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先出示长江、庐山、黄河图画,介绍历史时代背景,简介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引导学生向往和赞赏,内心世界与一泻千里的三峡、风景独特的庐山、雄伟壮观的鹳雀楼美景交汇融合,激发小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达到借景抒情的目的。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利用挂图或教学课件,教给学生托物抒情的方法。我在教学贺知章《咏柳》、王安石《梅花》时,指导学生观察欣赏画中碧绿如玉的柳树,洁白如雪的梅花,产生对柳树迷人的姿态、生机蓬勃的春天以及梅花高贵的品格和顽强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从而激发小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的真情实感,进而真正体会到古诗的情感美。
二、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感受诗的语言美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扣紧诗眼,进行情感加温,领略艺术享受,陶冶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宋朝王安石诗作《泊船瓜洲》中,有一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其中“绿”字的妙用确能给人启发。作者给这个形容词赋予动态,非常真实地描述了春风给江南披上绿装的可喜变化,产生了让读者看到春绿大地的巨大魅力。
再看宋朝叶绍翁诗作《游园不值》中的千古绝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词语“关不住”紧扣着“久不开”,由于“久不开”也就“关不住”了。这种巧妙的独具匠心的构思和充满活力的语言,仿佛流淌着一股特殊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源泉。
三、引导学生从读诵入手,体味诗的意境美。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表情朗读,流利背诵古诗是学诗的技巧,是艺术表达的手段,一遍遍动情成功的朗读,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和浓厚的感觉,进入美的意境,达到感情的升华,启迪幼小心灵。
我在指导学生朗读南宋陆游名作《示儿》时,要求学生饱含浓厚的爱国激情,进入角色读出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抒发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其中一个“悲”字,既蕴含着诗人悲愤之感,又表达诗人“不见九州同”的痛苦之心。“悲”字要读得低沉,“不见”要读得沉重,“九州同”要稍微上扬,表达渴望,“北定”要读得豪迈有力,表示坚强。“中原日”的“日”字要读得欢畅有力,“毋忘”要读得柔和恳切,“告”要读得深沉坚定,表示长辈对晚辈的嘱托,使小读者仿佛听到了诗人临终前的遗言。
古诗教学可以从景物、字词、读诵三方面入手,品味诗词的情感美、语言美和意境美,把小学生“好奇心”、“求知欲”与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理素质统一起来,使其道德情操得到陶冶,知识能得以发展,练习作文时也可古为今用,甚至赋予新的生命,从而让古诗的教与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向瑞祥单位:四川省苍溪县石马镇中心小学校)
来源教育导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彰显古诗教学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