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随笔语文教师要做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者

语文教师要做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者

03-15 20:19:04  浏览次数:967次  栏目: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标签:教师随笔,小学教师教学随笔, 语文教师要做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者,http://www.qpx6.com
  
  最近,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张彬福教授出版了新作《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在这本书里,作者一方面在描述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另一方面,作者在追寻对语文教师自身身份的思考与确认。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肩负起语文教育的神圣职责,自觉做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者。
  优秀语文教师要有传统文化底蕴
  【优秀语文教师要有承担传承传统文化这一使命的自觉,而这一使命要求语文教师有渊博的传统文化知识,优秀语文教师不能不读中华经典著作。】
  作为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者,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要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自觉做民族精神的建设者、弘扬者和传播者。中国有着悠悠50xx年的灿烂文化,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传统文化知识,尤其是要对中华民族50xx年的文明史了如指掌。正如张彬福所指出的,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喜欢读书,首先要读好的就是与语文教育自身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的中华经典著作。此外,张彬福还强调,作为语文教育的实践者,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要充分尊重中华民族传统的语文教学长期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把学语文与学历史紧密结合起来,让我们的语文教育观念既蕴含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也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从而达到传承中华民族璀璨历史文化的目的。
  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
  【语文的学习就是母语的学习,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母语修养,并善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母语学习始终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随着我国越来越融入全球化进程,外语学习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而母语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出现了一些不太正常的现象,比如传统语言有逐步丧失的趋势,母语表达有被弱化的倾向等。母语意识的淡化,极易造成民族意识的削弱,进而影响到年轻一代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自觉。
  语文教师首先要清楚地意识到,语文的学习就是母语的学习,要克服母语可以自然习得带来的偏见,善于在教育教学过程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对于母语学习始终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此外,还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母语修养。张彬福所说的语文教师的5项基本功,包括“写好字、口才好、有学识、会电脑、善写作”,其中除了会电脑属于与时俱进、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之外,其余4种基本功应该说都属于语文教师自身的母语修养范畴。
  把课堂变成未来公民的训练营
  【语文课堂应当是师生之间母语对话与交流的场所和公民意识培养的平台。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智慧,倾听学生的声音。】
  作为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者,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还要自觉承担起培养国家公民的神圣使命,把课堂变成未来公民的训练营。今天的语文课堂,理念还是比较先进的,教材也是新编出版的,设备更是现代化的,然而,却有不少教师反映说不会上课了。语文课堂为什么会越来越不能让教师得到满足,不能让学生收获快乐,也不能让社会感到满意呢?原因或许就在于,语文课堂的本质属性没有得到重视,课堂应有的独特功能没有得到发挥,这就需要把语文课堂变成师生之间母语对话与交流的场所,变成公民意识培养的平台。
  张彬福有一个观点非常值得我们关注,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立足课堂,从课堂走向成功。立足课堂,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智慧,倾听学生的声音,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象力。这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革新,关键在于从改变师生关系入手,改进课堂的教学活动。我们都知道,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堂还是比较沉闷、单调的,教师在积极却不无独断地教,学生们则在被动却不无懈怠地学。张彬福指出,进入信息时代,面对扑面而来的种种信息,教师已经无法全部掌握或了解,单靠教师传统的知识储备,已经远远不够了,这就需要学生把智慧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建立起“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新型师生关系。贯彻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的,是平等意识、责任意识、批判意识、创新意识和参与意识,而这正是学生日后成为国家公民的必备素质。小小课堂内师生关系的简单倒转与置换,远不只是带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为学生未来公民意识的培养与塑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张彬福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3月出版
  来源:中国教育报,语文教师要做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