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随笔小学语文论文_浅谈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论文_浅谈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

03-15 20:18:31  浏览次数:234次  栏目: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标签:教师随笔,小学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语文论文_浅谈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http://www.qpx6.com

  
  为学生架起一座通向古诗意境的桥梁
  ——浅谈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小学郭小茹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古代诗词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以其语言凝炼和谐,意境深远含蓄,人文内涵丰富而备受广大师生的关注。但不可否认的是,古诗词却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小学生不易读懂古诗词的原因大致有这样几个:一、是古诗词写作时代久远,寄寓的是古人的思想感情,有的还有典故,与今日学生的视域和生活经验落差大;二是词句凝练,思维跳跃,与学生的思维和言语习惯距离远。于是,有的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落在让学生读懂诗词意思上,以为诗词意思明白了又能把它背出来,教学目的也就达成了。如果把理解意思作为教学重点和终点,那古诗词教学就有失偏颇,教学方向就有所偏移了。古诗词教学不应止于理解(大致理解)。而要把重点落在感知意境上。
  什么是意境,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所称的境界就是意境。意境既有优美的自然景色,发人深思的情感,还包含着一种社会生活的经验和人生的哲理。它是人们在艺术审美活动中感受、领悟到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所谓“意”,就是“抒情言志”,指诗词内在的思想和感情;所谓“境”,就是“诗中有画”,指诗词描绘的景物。“意”和“境”融合一体,和谐一致,意味深长,让人感受到意境,产生艺术吸引力和感染力。中国古诗词注重意境美,引导学生感受意境是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教师的过多的分析讲解,反而会让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和神韵。因此,要提高学生感知意境的能力,我们应改变诗歌教学的观念和方法,从平常的课堂教学入手,从具体特点出发,探讨古诗教学的内在规律,寻求古诗教学的最佳路径,本文即拟就此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如何在古诗词中引导学生领悟、感受意境呢?
  一、自读感知,走近诗境
  古诗词的语音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和音乐美。一般来说,一首诗的声情(由音乐传达出来的感情)和文情(由文词的意义传达出来的感情)总是和谐统一的。所以古人读诗很讲究吟诵,就是要从音乐的角度去体会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语言的音乐性在默读中是体现不出来的,必须诵读,而且要反复地诵读。在诗歌教学中,充分让学生自读,是诗歌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后来“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前提。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课文里出现的古诗相对以前的教材来说不但数量有所增加,难度也有所加大。那么对小学生来说,初读古诗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读得通顺,读出节奏。正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在教学《长相思》这首词时,我有层次地指导学生学会初读:重点突出词中的生字和多音字,如:“榆关、聒碎、更”等字,读准字音后,要求学生尽量用最快的速度读词,促使读流利。我适时为学生范读,从而为他们提供一个感性的目标,也促使学生主动追寻朗读的方法,初步感受诗歌中的感情,当然这肯定是一种朦朦胧胧的情感和意境,而朦胧正是“美”的开始。接着我放手让学生自读,同桌互读(会读的教不会读的/都会读的比比谁读得最有感情)、指名读、师生接力读……在多种方式的读中感悟诗意,而没有作过多的讲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读中可以去初步体会感受词的意思,实现整体感知。
  二、品词悟情,内化诗境
  眼睛是最能传神的器官,因而被称为心灵的窗户。人有眼,诗词也有眼。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眼乃神光所聚。”指出了诗眼的含义,认为眼是全篇题旨之核心,神光之透镜。也就是说,“诗眼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我们在欣赏古诗词时,如能抓住诗眼,由此切入,往往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有助于理解全诗的立意。王安石名篇《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王安石前后更改了十余次,最后才定为“绿”字。这个“绿”字确实传神,把色彩鲜明、生意盎然的江南春色,活鲜鲜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受到春到江南、万象一新的情景。就这首诗来说,“绿”作为诗眼几乎是无可争议的,因为其妙在形象。妙在意味,妙在理趣。妙在韵致上。虽然这些妙处或许课文上也有注释,或许课外书上也有赏评,但学生对此最多只能浅表理解而无法深层内化。我在教学中便引导着学生对这个“绿”作了细细地品味揣摩:
  师:同学们,这首诗中的“绿”字用得特别妙,据说作者最早不是用“绿”,而是用另外的一个字,猜猜是哪一个字。
  生:“到”、“过”、“入”、“满”等十来个字,
  师:可他最终定下“绿”字。这个“绿”字到底好在哪里?我们一个一个放到原句试试,先把“到”摆进去读一读——
  生:(齐读)春风又到江南岸。
  师: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到”字体现不出春天来了,江南的变化
  生:我觉得不太好,因为用“到”体现不出春风的动感,与其他季节夏、秋、冬没有区别,只说明春风来了而已。
  生:“过”字不好,只写出了春风的动态,但没写出江南的景色来。
  生:……
  师:再把“绿”摆进去读一读。
  生:(齐读):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经过对比,“绿”字好在哪里呢?
  生:我觉得绿表现出了江南春天的勃勃生机。
  生:还增添了诗情画意。
  师:通过“绿”,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风景?
  生:我仿佛看到了江南小草发芽了,一片绿色。师:你说。
  生:我看到了一片桃红柳绿,万紫千红。
  生:……
  师:一个“绿”字,让我们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色彩、美感、春意、生机⋯.都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个字令全诗生辉。用这个“绿”字,也让《泊船瓜洲》成为了千古绝唱,王安石这个改字、炼字也就成了佳话。
  我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研磨“绿”字之妙,让其在潜心涵咏中“直觉天成铸语感”。而
  这“一抹绿意江南春”的教学场景,也叫人不由得想起宋代词人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名句:“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艺概•词曲概》说,诗眼“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将诗眼分出了两种类型:句之眼和篇之眼。句之眼就是诗人着力锤炼的那个字。这些字能帮助我们体会诗情,而且学生也不难理解。篇之眼就是全篇最为传神的诗句或字词。例如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就应让学生深刻体味充满智慧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两句诗,它们是全诗的诗眼。从这两句我们知道作者不仅仅写的是看山,不单单指的只是庐山这一座山?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是本诗的主题所在,真可谓“画龙点睛”。
  可见,欣赏古诗词时抓住诗眼,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好地理解了诗眼,对全诗的理解也就掌握了中心。而且诗眼往往都是“明眸皓目”,我们还能从中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
  三、发挥想象,拓展诗境
  每当我们吟味古诗中的许多名篇名句时,总觉得有无穷的意境,如画般的真切,这就是苏轼的《书摩诗蓝田烟雨图》中讲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四个字便常常被人用作写景诗章的赞词。可是,古诗是诗人高度的提炼,是通过想象写成的。其意境并不是伸手可以摸着,抬头就可以看见。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唤醒独特的生活体验,把诗与画联系在一起,诗化合一,在脑海里展现出与作品相应的画面,由境入情,才能更好地领略诗中的意境。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想象包括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④所以,我们可以把古诗教学中的想象分为重现画面和再创画面两个层次。分述如下:
  (一)重现画面
  再造想象是创造想象的前提。在古诗词教学中,再造想象的结果就是诗词画面的重现,是诗歌所创造的意象和意境在欣赏者心中的映现。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诗人的形象描绘在头脑中再现诗词画面。例如读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读这首诗,在我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一幅古代西北草原牧区的美丽图景:在蓝蓝的天空下面,是茫茫的大草原,清风吹动茂密的牧草,露出淹没在草海深处的牛羊……这就是再造想象的结果。除此以外,根据古代诗画合一的艺术原则,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图画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重现画面。如教学白居易的《暮江吟》一诗,我是这样启发学生想象悟情的:

[1] [2]  下一页

,小学语文论文_浅谈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