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一朵杏花:解读课文,从课题开始——解读《第一朵杏花》

第一朵杏花:解读课文,从课题开始——解读《第一朵杏花》

03-15 23:51:28  浏览次数:954次  栏目:苏教版语文
标签: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 第一朵杏花:解读课文,从课题开始——解读《第一朵杏花》,http://www.qpx6.com

  
  今天,我找了几个学生读了几遍《第一朵杏花》之后,询问课题为什么用第一朵杏花做题目。学生的回答大都停留在“课文写了好几次第一朵杏花“上,没有别的理解。学生对课题的理解,是浅显的、表面的。题目是课文内容的浓缩,是理解课文的眼睛,于是我打算从课题入手解读此课。
  课文为什么用“第一朵杏花“哪?课文的最后一节已经向我们做了暗示。“第一”是一个准确的数字,是一个精确数字,没有精确的观察是难以发现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这恰好与竺可桢精确观察、一丝不苟的科学严谨精神相一致。课题“第一朵杏花”,预示的就是竺可桢的这种精神。
  理解了题目的含义再来看课文,就会有新的收获。课文的主体是叙述竺可桢与孩子之间的故事,目的就是为了表现竺可桢精确观察、一丝不苟精神。孩子在这篇课文中起什么作用?是为了衬托竺可桢,衬托竺可桢的精神。
  课文第一节竺可桢的出场描写,别具意义。“看到杏花开了,便数了数”,为什么不用“看了看”,因为数了数是力求准确的表现,看了看就没有这层意思了。人物的出场,预示了人物的性格、精神,为下文进一步描写人物埋设了伏笔,可谓独具匠心,针行细密。“爷爷,您又看花了”,“又”字说明什么?是说明竺可桢经常观察花,已经成了习惯。文中没有一处闲笔,行文准确。“竺可桢弯下腰来,习惯地问”,是竺可桢这种勤于观察习惯的自然流露。后面询问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让学生感到竺可桢关心孩子引导孩子精确观察,反衬出竺可桢的精确观察精神。“用处”、“留心”两词,又是一个伏笔,为后文竺可桢听到孩子观察到第一朵杏花开放时的兴奋,做准备。
  课文第二部分,当写到孩子观察到第一朵杏花后,竺可桢为什么“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作者通过这个细节描写在表现了什么?写竺可桢为孩子能够精确观察而高兴,又一次反衬竺可桢精确观察、一丝不苟的精神。当这时学生再读课文最后一节,由于有了前面内容理解的铺垫,课文最后一节竺可桢所具有的精神,所强调的精神,自然就能够理解了。
  这篇课文构思巧妙,没有一处闲笔,对人物精神的表现由浅入深步步深入。通过对孩子的要求,对孩子观察到第一朵杏花的兴奋,反衬人物的精神。课文对中心人物的描写,通过细节进行,对今后学生写作很有启发,教学时引导学生好好阅读、体会。
  具体的教学时,可从题目入手,直接到引到课文的最后一节,力图在头脑中建立对人物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理解人物作准备。然后通过课文具体的文字,理解人物的性格、精神。接着再回课文的最后一节,深化对人物的认识。最后引导学生领悟认识课文通过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迁移,布置练笔,读写结合。
  这样的解读角度,教学角度,有些失之偏颇,只要能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就可以了。
  

,第一朵杏花:解读课文,从课题开始——解读《第一朵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