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教学管理课题研究“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03-14 23:03:45  浏览次数:244次  栏目:课题研究
标签: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 “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方案,http://www.qpx6.com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国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学过程及方法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倡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在“入世”背景下,面向我国教育与世界教育接轨的机遇与挑战,追求我国教育的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的实验已成为近几年来教育改革与研究的重点与热点。我市也不例外,各学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实验,部分学校还立项对其“基本形态”、“组织方式”、“教学程序”、“教学方法”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当前,小学教学中几乎堂堂课都有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活动,使用频率少则1次,多则2—3次,甚至全过程。但对于这种学习方式的“有效性”还缺乏深入的认识,甚至尚存许多疑虑。另外,许多教师在操作上还存在“重形式,轻效果”的倾向,还普遍存在“不当”甚至“错误”的现象,严重影响着教学效益的发挥。近年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新的课程理念、方法正在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运用。“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式也在不同的学科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运用,并取得了许多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如:“主体教育研究”、“合作学习研究”、“自主学习研究”、“发展教育研究”、“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基本形态、程序和方式方法研究”等。然而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有效控制的研究,对于控制状态、半控制状态、学生自组织状态下的有效性研究,对于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效益值的描述和分析,尚属空白。“学生合作、探索、自主学习”在国外的运用已十分普遍,已有几十年的实践经验。但尚未看到有对其“有效性”的专题研究成果,也没有看到对其效益的明确描述及分析材料。因此,开展“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有效性研究”,对于优化学科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益值以及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其现实意义。二、课题研究的立论依据本课题将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思想指导下,同时引入突变论、协同论、混沌论的一些思想,主要利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暗示教育理论”、“目标评价理论”和“游离评价理论”的基本原理,对“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控制机制和各种状态下效益的优化和调控策略进行实验研究,以得出明确的效益值,从而验证该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理论意义:探索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的本质特点及规律,并建立学习目标选定的有效机制;探索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优化与调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建立教学过程及方法调控的有效机制;测量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中,在控制状态、半控制状态、学生自组织状态下的教学效益状况,并建立综合、开放、长效的新型教学评价机制。实践意义: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核心所在。深入地对其控制系统和效益测量评价系统进行实验研究,能有效地促进其优化,从而提高其效益,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推进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深入和发展;有利于从根本上克服教学操作上存在的“重形式,轻效果”、“不当”甚至“错误”的现象;有利于消除学校领导和教师中存在的疑虑。在实验学校各学科中开展“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有效性研究”,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水平;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课题研究的影响及实验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对我市甚至我省教学方式的改革、发展及研究产生一定的作用。四、课题研究的内容、重点和难点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①通过实验研究,找出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的本质特点及规律,并建立学习目标选定的有效机制;②通过实验研究,实践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优化与调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建立教学过程及方法调控的有效机制;③通过实验研究,测量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中,在控制状态、半控制状态、学生自组织状态下的教学效益状况,并建立综合、开放、长效的新型教学评价机制。课题研究的重点:①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中学习目标选定的有效方法;②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优化与调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课题研究的难点:①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优化与调控策略;②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中,在控制状态、半控制状态、学生自组织状态下的教学评价标准及方法。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1.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文献法:学习研究古今中外有关的教育论著;学习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有关文件和材料;学习研究各学科课程标准;学习研究省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有关论著。实验法:大胆把学习和研究得到的有关理论成果及时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及时使理论成果转化为教学“生产力”,及时产生教学效益。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测量,全程掌握各实验学校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效益状况,为实验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无关变量控制法:课题实验要以高度的控制意识,保证得出可*的数据和结论。为此,实验中需要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并采取均衡法、抵消法、随机法等进行调控。统计分析法:为增强课题实验研究成果的说服力,分析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力度,对调查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以之作为调控整个课题研究和实验的参照。2.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本课题研究拟对“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过程与方式的优化和控制”(自变量)、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中间变量)、“课堂教学的优化”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变量)等几个变量进行实验探索,以寻求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的本质特点及规律、优化与调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在多种状态下的教学效益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1.自变量及其投入: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过程与方式的“优化”和“控制”是本课题实验的“第一自变量”。将把理论学习研究阶段初步形成的“学生学习目标选定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与调控研究”、“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优化与调控研究”和“在多种状态下的教学效益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等理论成果,及时投入教学实验,进行实验验证。2.中间变量及其说明: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是促使“因变量”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其优化与否,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因此,“教师”是本课题研究的又一变量,即“中间变量”。随着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有效性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变量也将提升并加大其投入。3.因变量及其测量:“课堂教学的优化”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是本课题实验的“因变量”。在本课题实验中,将对“因变量”——“课堂教学的优化”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实施三次测量(前测、中测和后测),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认真统计、分析。测量工具主要采用我市研制的“创新课堂教学水平评价量表”、“学生创新学习水平评价量表”,同时参考国内外已取得的有关学生隐性学习水平测量的研究成果进行测量。4.相关变量及其控制:本课题将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对所确定的实验学校、班级、学生不做任何调整或重组,保证该实验的相对稳定,实验班的教学条件、设备、手段、教材、课时等与同校非实验班保持一致,不做任何特殊的配置。 六、课题的实施该课题计划两年完成。第一阶段,实验准备(2003年9月—12月)主要任务:1.邀请省市专家共同对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可行性进行论证;2.选定实验校(点),成立课题研究小组;3.认真规划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拟定课题研究实验方案;4.填写课题申报的有关表册,完成本课题的申报工作。。第二阶段,理论学习研究阶段(2004年1月—2004年8月)主要任务:1.完成课题开题报告;完成各实验校(点)的实验研究方案。2.组织理论学习:聘请省内外有关专家针对课题实验进行理论指导;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以及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学习研究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突变论、协同论、混沌论的一些思想;学习研究“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暗示教育理论”和“目标评价理论”;组织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研讨、交流活动。3.初步形成“学生学习目标选定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与调控研究”、“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优化与调控研究”等理论成果。4.全面开展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的本质特点及规律、优化与调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在多种状态下的教学效益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研究。5.全面实施各学科教学效益前测。第三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04年9月—2005年8月)主要任务:1.在实验校(点)全面开展“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有效性研究”的实践运用和实验验证。2.及时推广运用理论研究成果,使之能最快、最大限度地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并及时总结、归纳、提升教学实践经验,完善理论研究成果。3.运用教学效益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实施教学效益的中测和后测;修正、完善教学效益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研究。4.对实验班实验后学生学习效益测量进行评价、统计、分析,写出分析报告;对实验教师实验后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进行评价、统计、分析,写出分析报告。5.编辑课题研究论文集:《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有效性研究》优秀论文集。6.编辑课题研究经验成果集:《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有效性研究》优秀课例选。7.编辑课题研究教学录像集:《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有效性研究》优秀教学录像。8.编辑课题研究报告集:《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有效性研究》第四阶段,结题鉴定阶段(2005年9月—12月)主要任务:1.全面总结课题实验研究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果。2.整理实验研究档案,整理、物化研究成果,完成结题报告。3.申请省教育科研课题规划领导办公室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验收。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1.“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有效性研究”成果论文集;2. “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有效性研究”实验经验汇编;3. “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有效性研究”优质课例汇编;4.  构建学科课堂教学评价体系;5. “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有效性研究”优质课音像材料集;6. “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八、课题实验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该课题由于重点是研究教学过程的控制系统和教学效益评价系统,理论性强,层次较高,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一是缺乏先进的、完整的教育理论指导;二是实验教师实际操作水平及能力不足;三是教育效益的测量工作量大。解决的办法是:一是增加项目组成员中专职教研员的人数,加强成员及实验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培训。二是定期开展实验专题教学示范、观摩、研讨活动,加强教学操作指导。三是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实验专项测量与常规教学评价相沟通,尽量减少工作量。该课题研究,由于具有国内外其基本形态、程序、方式和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基础,本课题组具备一定理论优势和多个项目研究的经验,又设有多层次、多实验点、多学科全方位的实验基地,加之科学的实验研究技术线路和全程的效益测量和分析,完全能够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完成。九、课题实验的条件保证1.组织机构该课题由玉溪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专职教学研究员,综合研室主任、特级教师彭慧勇同志任组长,该同志具有多年的教学研究经验,承担过多个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具有组织综合性和单项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课题组成员为专职教学研究员、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学校教研人员和教研组长组成,都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水平,具有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并具有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保证。该课题由玉溪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和玉溪第二小学(省级实验学校)共同承担主要的研究任务,并确定四个不同层次的实验学校进行同步实验。从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研究经费等方面都有保证。加之,我们玉溪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力量、玉溪市近几年来在目标教学研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玉溪第二小学“学生自主探究和应用知识能力研究”的成果,都为该项目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课题组成员:组    长:彭慧勇(玉溪市教科所综合研究室主任、特级教师)     副组长:陶培武(玉溪第二小学校长)   朱光辉(玉溪市教科所小数教研员)  组    员:张琼仙(玉溪第二小学教务副主任)               代江云(玉溪市教科所思品教研员)   陈绍芬(玉溪第二小学数学教研组张)    陆    晖(玉溪市教科所小学英语教研员)    郭品金(红塔区中卫小学校长)    曹仕清(新平老厂小学副校长)    杨   文(华宁宁州中心校教务主任)阮玉红(红塔区山头小学校长)    2.经费保证:本课题所需经费4万元,玉溪市教科所和玉溪第二小学自筹2万元,各实验校(点)所需的实验经费自行解决。其余部分将积极主动争取教育局、有关单位和社会的支持,保证必要的投入。3.信息保证:①为了便于课题实验的交流与指导,加强与各实验校(点)的联系,课题组设立联系电话:2010331   E-mail:yxsjkszhs@126.com   ②各实验校(点)要成立实验组,要及时传达、交流实验经验和实验资料,保证实验信息畅通。③各实验学校交流和报送的实验材料(含实验方案、论文、教案、教学评析、教学反思、经验总结、实验报告等)统一用软盘(或发送电子邮件)和书面两种形式,书面报送统一用4号宋体A4纸打印。④各实验学校所收集的教学录像、图片、教具(含课件)等一式两份,报送一份,自留一份。4.思想保证:实验教师要加强学习,增强课改意识,不断强化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实验作为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发展需要和事业来做。5.时间保证:各实验组要保证实验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参加研究活动和进行实验等各项工作的必要时间,以保证实验的质量。市实验组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活动,学校实验组每月至少组织1-2次综合活动,学科实验组每周的教研活动必须围绕本课题来开展活动。6.环境保障:课题组将根据实验进展,积极创造条件,分阶段组织实验教师的学习、培训、交流,为实验教师提供民主、开放、和谐的活动环境;创设激励机制,形成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