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教学管理课题研究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方案

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方案

03-14 23:04:22  浏览次数:170次  栏目:课题研究
标签: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 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方案,http://www.qpx6.com
  
  一、选题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科技教育是当前教育界正在研究和探索的一个热门课题。“科技教育”一词的提出,源于科学(理科)教育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在传统的科学教育自身演化发展的过程中,本世纪中叶出现了以日本为代表的与产业密切联系的技术教育运动。而几乎同时,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还相继兴起了从科学、技术、社会(STS)的相互关系上来改进科学教育的思潮。至80年代,科学教育的核心变成了由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所构成。科学课程的编制则偏重于那些与社会主题相关的科学、技术之内容。科学教育实际上开始演变为重视社会价值取向的科学与技术的教育,“科技教育”一词由此应运而生。
  近几年来,我国对科技教育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的STS教育为代表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得到了世界各国专家的很高评价。众多的研究从科技教育的含义、目的、内容、途径、方法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涵盖了科技教育研究的基本内容。但由于人们对认识事物的不同角度与价值取向,对科技教育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比较趋于一致的是起源阶段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界限正在被越来越明显的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趋势抹淡,而趋向于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协同结合,强化了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把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技知识和方法、科技实践能作为目标。而且针对中国学生知识掌握较多、解题能力也较强,而态度、价值取向、方法、一般能力、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发展较差的现状,更多地强调对学生实际参与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即技术素养的教育。
  2、选题的意义
  人类迈入新的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以计算机、互联网、生物克隆、人类基因重组等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与人类的命远息息有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发展中国家要在这个依赖科技支撑的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为尽快和更多地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打好广泛的基础。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具一定科学素养的人,其发展空间和机会将会缩小或减少,其生活质量也将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不论是从个人命运或国家前途的角度,探讨和研究中小学科技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
  中国科普研究所的调查表明,小学中年级是形成科学兴趣的最佳年龄段,初中是形成科学志趣的关键期,高中则是形成科学理想的重要阶段。现代中小学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我们有计划、系统而合理的对他们进行科技教育,就可以使他们掌握基础的现代科技知识、方法和操作技能,还能培养他们具有科学的价值观和科学精神、态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而现实中,“应试教育“的阴影无处不在,只求学生眼前考得好,而忽视学生整个人生发展的短视行为,抑制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剥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性。许多学校、家长除了追求考分,就是盲目追求各种艺术考级,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是琴棋书画门庭若市,科技培训冷冷清清,忽略了科普教育对孩子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性。中国人的古代“四大发明”等众多科技创造发明而闻名于世。但放眼近一、二百年的全球,在世界重大科技发明中,中国人又占了多少席位。我国的科学技术和教育落后的现状不容置疑。如果我们仍不正视现实,仍然忽视学生科技素质的提高,还是不改变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那么就不能扭转教育滑坡的命运和科技落后的现状。
  二、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1、研究并确立具有本县特色、符合本县学生实际的中小学科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并分年级确立。
  2、研究并确立对学校科技教育工作和学生科技素质的评价体系。
  3、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小学科技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并在全县范围内加以普及、推广,形成我县科技教育的区域特色。
  4、通过试点学校的实践、总结,探索农村、城镇和中学、小学各具特色的科技教育典型模式,并形成几所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5、进一步优化中小学科技教育的资源和环境,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科学素质并产生一定数量,较高层次的科技教育成果。
  [概念界定]
  1、科技教育
  我们认为,中小学科技教育应以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的构想为指导,强调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将科技教育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以及人文教育、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科技教育不是单纯的学科教育,也不是分门别类科学知识的简单组合,它是要教会学生掌握学科文明的方法、掌握科学所应有的探索、创新的精神实质,并使学生将科学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让科学实践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就内涵而言,科技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发展本身,还包括与之相关的社会、自然、文化等领域,如环境教育、社会现象考察等。就目标而言,它也不是仅让学生了解、掌握多少数量的新技术,而是做到如何利用知识进行思维创新和技术创新,学会探究,并能用科学的态度去关注社会、环境和人生。
  2、科技素质
  开展科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科技素质。科技素质的基本内涵我们认为中小学科技素质的核心应是学生终身学生的能力,创新的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它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精神)、科学实践能力。我们通过科技教育的实施,旨在培养的是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和自觉捕捉科技知识,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自然和人类社会,甄别伪科学的能力;理解科学技术与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培养他们具有独立思索、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掌握适合自己的观察世界、了解世界、掌握知识的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研究设计]
  本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采取以总课题带动子课题运作的研究方式和“总体设计,分题研究;协同攻关、优势互补”的研究策略。由县教育局普教科、教科所统一布置和协调,根据有关中小学前期科技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分别确立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环境教育、农科技教育、社会实践考察、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等为主要内容的试点学校若干所和相应的研究课题,统一组织实施。
  [研究内容]
  1、研究并确立本县中小学科技教育的目标体系
  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总目标上将落脚在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并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角度从三个方面军上加以构建。一是爱科学意识的培养,养成热爱科学、主动探索、积极创新和坚忍不拔、严谨求是的精神;二是相对完备的科学知识,掌握必要的赖以创新的知识,学会科学创新的思维方法;三是基本的科学实践能力,掌握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科学操作等实践动手能力。目标的确立将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能力水平具有层次性。
  2、研究并确立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内容体系
  中小学科技教育具有丰富的内容,我们将根据本县实际和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确立并编写科技教育内容系列。整体框架将从科学知识的传授、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了解、科学观念和意识的培养、科学方法和技能的训练、科学精神和品质的教育五方面加以构建。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环境教育、农业科技教育、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社会考察实践活动等。
  3、探索学校科技教育的运行模式
  各试点学校应根据前期工作经验和学校实际,研究并探索学校科技教育的典型模式。
  4、探索学校科技教育的实施途径
  ①德育模块。②学科教学模块。
  ③科技教育活动模块。④科技环境教育模块。⑤社区科技教育模块。
  5、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科技教育方法
  ①研究各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活动类型②研究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③研究各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活动的组织与设计。
  6、研究并确立中小学科技教育的评价管理机制和成果推广的可行性措施。
  三、研究价值
  1、理论意义:本课题将对中小学科技教育、学生科技素质的内涵,以及科技素质如何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内容与课程、教材,如何改革现有教学途径与方法,如何评价等方面提出一定的见解。特别在如何实施本地化、校本化、特色化的科技教育方面做有益探索。
  2、应用价值:近几年来,我县的科技教育在各界的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也总结出了不少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城镇、农村特点的科技教育途径,也开辟了不少的活动基地,初步形成了一支四级网络的科技辅导员队伍。也不不少科技制作、科技论文在较高层次获奖。同时,核电的发展,工农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特别是家庭工业、家庭养殖业的发展,使家长、学生更体会到了科技知识的重要性,也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实施创设了良好的氛围。但是,就全县而言,科技教育沿来形成区域特色,方法也仅仅沿袭传统教育和青少年科技指导活动的模式,编重于学生科技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对于学生的科学精神、意识、态度的培养不够重视,也没形成完整的体系和研究思路。因此,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如何更深入地开展,更广泛地普及,更系统地总结,逐步形成我县区域性开展中小学科技教育的特色,是我们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研究基础
  1、已有相关成果:《农村少先队科技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系98浙江省社科联立项课题,已通过专家鉴定并举办了五省的现场观摩;《参与现代农业实践,提高学生科技素质》课题获浙江省基教成果三等奖;《在课外科技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系浙江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成果获嘉兴市一等奖;中央电视台曾专题报道过我县的科技教育成果。
  2、主要参考文献为科学出版社的《现代科技教育参考系列丛书》。
  3、由县教育局统一协调教育科、教科所、教研室及有关学校,并争取有关科研机构和科委、科协的协作指导。经费保证。
  ,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方案
《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方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