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按比例分配》教学案例与反思

《按比例分配》教学案例与反思

03-16 15:11:01  浏览次数:766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标签: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按比例分配》教学案例与反思,http://www.qpx6.com
  
  按比例分配
  导入一。故事引入:一天,小白兔和小灰兔给山羊伯伯收白菜,山羊伯伯把6筐白菜按1:1分给他们,那么两只兔各分得几筐?分得同样多吗?第二天小白兔总结经验,动作迅速地帮山羊伯伯收了许多白菜,山羊伯伯很高兴,又把6筐白菜按2:1分给小白兔和小灰兔,这时两只兔各分得几筐?还是平均分吗?导入二。问题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12个乒乓球,如果把这12个乒乓球作为礼物送给3个同学,那该怎样分最好?(平均分)“平均分”该怎样分?(等量分)假如老师把这12个乒乓球作为奖品,奖给在立定跳远比赛中获得前三名的3个同学,那该怎样分才合理?学生反馈后,教师谈话引申: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经济建设等各项工作中都会遇到很多不能平均分的问题。例如,我们通常所喝的酸奶中的水、牛奶、糖等成分会一样吗?建筑工入用水泥、石子、沙搅拌的混凝土浇筑路面,其中的份数会同样多吗?空气中的氧气、氢气等气体会等量吗?一个公司员工的年终奖分配会相同吗?不同的分配方法和不同的成分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不是平均分而是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分析]“导入一”,教师将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外化为以小白兔等动物为“诱饵”的故事形式,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小白兔、老山羊之类的动物以及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故事,在六年级学生的眼里早已不是新鲜的事了,从幼儿园到现在,他们一路见多了,也听腻了。再者,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直接将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呈现给学生,不利于学生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含义,从而未能真正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内在兴趣。“导入二”,教师充分考虑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以12个乒乓球为信息载体,设计了两道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题(应平均分和不宜平均分),以引起学生对不能按等量分的实际问题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教师的谈话引申,是对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有意义拓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思维的逐渐发展,教学应向激发学生探求知识本身的内在兴趣迈进,而不能停留在机械、肤浅的表面形式上。
  ,《按比例分配》教学案例与反思
《《按比例分配》教学案例与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