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统计》教学片段及反思

《统计》教学片段及反思

03-16 15:13:13  浏览次数:224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标签: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统计》教学片段及反思,http://www.qpx6.com
  
  《统计》教学片段及反思
  让课堂生活化、个性化、人文化
  背景与导读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生活中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在教学中,应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统计不仅是知识,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因为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经常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关注的现象、事实做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和推测,所以《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统计与概率”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在每个年级均有涉及。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中的内容,是在一年级所学统计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并学会用1格表示2个单位制作条形统计图。
  因为是到荆州参加新课程教学研讨会而提供的这节课,所以注意联系当地学生的生活,创设了以“秋游”为主线的问题情境,以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教学中让学生走进真实、有趣的情境,提出有意义的现实问题,亲身经历调查、统计过程,自主探究完成统计图的方法,并以统计图、表为依据,积极地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和推测。
  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
  师:同学们,老师昨天来到荆州,发现这里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你们看!(电脑出示3个景点)
  师:假如我们班明天去秋游,你最想去其中的哪个地方?请把它写在卡片上。
  (学生写的时候,教师注意了解学生想去的地方。)
  师:我发现大家想去的地方不相同,怎样确定我们班秋游的地点呢?
  生1:看哪个地方最好玩。
  生2:看想去哪个地方的人多,就去那个地方秋游。
  生3:我们来投票。
  ……
  师:这就需要对全班想去哪儿的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板书:统计)
  (从学生真实的生活出发,他们对秋游再感兴趣不过了,一下子就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地提出了如何决定秋游地点的现实问题。因为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和统计初步知识作基础,学生似乎都知道怎样来解决这一问题,使他们真切感受到了调查统计的必要性。)
  【片断二】
  师:怎样统计想去各地方的人数呢?
  生1:让想去每个地方的人站起来,分别数一数。
  生2:想去中山公园就在那儿画“√”。
  生3:也可以画“正”字。
  生:把写同一个地方的卡片放在一起数一数。
  ……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可真多!用哪种方法作记录更方便呢?
  生:画“正”字的方法。
  师:那我们就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吧。
  (请两名学生上台统计:1人作记录,1人监督。其他的同学依次出示卡片并报出最想去的地方,结果如下:)地方
  人数
  金凤广场
  4
  中山公园
  26
  古城墙
  2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调查、收集数据的方式、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教学中,老师没有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参与统计过程,而是提供了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他们体会到了调查、收集数据的方式方法的多样性、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然后,又以较优的方法来收集数据。明确的分工,有序的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
  【片断三】
  师:我们来把想去各地方的人数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先看看想去哪儿的人数最多?
  生:中山公园。
  师:我们先来表示去中山公园的人数,好不好?
  生:好!
  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卡,在图上表示出去中山公园的人数,如果遇到了问题,可以与同学或老师商量。
  (学生试涂,然后展示汇报)
  师:你是怎么表示的?
  生1:我发现1格表示1人格子不够用,就在上面加了8格。
  生2:我把这一列涂完了只有18格,就在旁边又涂了8格。
  生3:1格表示1人格子不够用,我就用1格表示2人,共涂了13格。
  生4:我是把1格当2格用的,因为用1格只表示1人的话,格子太少了。
  ,《统计》教学片段及反思
《《统计》教学片段及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