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数学相关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谈

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谈

05-05 03:52:14  浏览次数:160次  栏目:数学相关
标签:数学题,数学手抄报, 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谈,http://www.qpx6.com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排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就是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课程目标。超越具体问题解法和结论,指向策略的形成,这是解决问题的教学区别于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本质所在。教材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更加开放,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探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我总感到部分学生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这个层面上。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之所以难以理解、表述,是因为其教学目的不是解决问题本身,而是让学生通过列表、摘录条件的方法来探索和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与方法。学生没有把基于解题的经历和形成的相应经验、技巧、方法进行反思、提炼,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将生动活泼的现实情境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数学素养得到提高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谈几点思考。
  一、走进情境,获取信息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利用他们身边的实际事实为背景,创设生活情景,让他们在课上交流各自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信息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关注信息的意识,激发学生收集信息的兴趣。
  本课课始,我创设轻松的谈话情境,组织学生交流新学期购买文具用品的情况,了解学生购买的物品数量、价钱等信息。由于这个话题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所以大家畅所欲言,有的说:“我买了4本笔记本,用去16元。”有的说:“我买了5枝圆珠笔,用去15元。”也有的说:“我是跟小明一起去买的,我买了5本,用去20元,他也买了好几本。”……之后,我及时出示教材第65页三个小朋友买笔记本的情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吸收到哪些信息,可以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像这样用学生熟悉的事情引入新知,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处理信息,形成策略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题目往往提供许多信息,要让学生面对自然呈现的这些信息产生整理清楚、恰当筛选的需求。如何将杂乱的信息进行有条理地整理?如何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去寻找相关信息?这就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策略。整理的方法和形式是多样的,列表整理只是其中的一种。教材选择列表整理是因为它易于操作,适宜学生运用。通过列表对信息进行有条理地收集和整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收集并整理相关的信息”有利于解决问题。
  当学生观察并交流从前面情境中得到的数学信息时,趁他们兴趣正浓,我适当引导学生自主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首先解决“小华用去多少元”这个实际问题,我引导学生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整理成表,接着我让学生边观察表格,交流表里有些什么,边在小组里讨论:要求小华用去多少元,可以怎么想。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马上回答道:要求小华买5本用去多少元,先要求出1本笔记本的价钱。学生无意间就触动了问题的本质。于是我及时追问:怎样才能求出一本笔记本的价钱?同学们热情高涨,全身心地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们重新观察表格,回忆情景,很快说出小明和小华买的是同一种笔记本,所以可以从小明买3本、用去18元中求出1本笔记本的价钱,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有了这些探索的基础,我让学生自己列式解答。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经历了“填表整理—讨论思路—列式解答”的活动过程,体会了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初步形成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三、应用拓展,加深理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课学习之始,学生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具体问题中来,对具体问题必然还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提高与发展。
  在第一个问题得到满意的解答后,我接着又提出“小军用42元买笔记本,能买多少本”这个问题,让学生主动地根据前面列表整理的方法将这题里的有关条件和问题独立整理成表格。通过上题的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的整理方法(可能有同学根据小华的有关信息来整理列表,也可能根据小明的相关信息来整理),我再组织学生分析辨别,并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价值。学生学习数学,关键是体验数学,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己去尝试,让学生体验通过自己的努力、合作探索获得新知识的成就感,进而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四、及时反思,提升策略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用列表的方法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结果的合理性;鼓励学生认真倾听同伴的想法,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有关策略的特点,加深对策略的进一步理解。
  当学生沉浸在成功的体验中时,我让学生说说两个问题分别是怎样解答的,比比解题过程有什么联系。学生从中会有许多体会,普遍认为列表便于整理解题信息和便于分析数量关系。如,小明买3本用了18元,小华买5本用了30元,小军买7本用了42元,每本笔记本的价钱是相同的。这个发现是归一问题的特征。又如,求小华用去多少元和小军买了多少本,都要先算笔记本的单价,都是通过小明买3本用去18元求得的。这些发现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解题思路,感受列表整理条件有利于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方便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确实体会到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五、学以致用,感受价值
  必要的练习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催化”的作用。学以致用,学生会感受到策略的价值所在。在运用策略的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会更透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和提高。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我结合教材组织各种形式的练习,层层深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知识。例如“想想做做”第3、4题,书上的这两题没有提供表格,练习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审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然后组织小组交流不同的整理方法。有的学生把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看在眼里,想在脑里,在无形的思维活动中整理;有的在题目上勾勾画画进行整理;也有的通过摘录信息或列表进行整理。针对上述情况,我让学生及时小结,再次凸现出列表整理这一基本整理信息的方法,力求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去收集与此相关的信息,如果所呈现的信息比较凌乱,还要进行有利于分析解题思路的整理——这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不断地增强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并最终引导他们领悟到:不管题目如何变化,我们所掌握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却始终有用——这也是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灵魂。

,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