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课堂实录支玉恒教学实录——《太阳》

支玉恒教学实录——《太阳》

03-15 15:32:17  浏览次数:597次  栏目: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一年级语文课堂实录,五年级语文课堂实录, 支玉恒教学实录——《太阳》,http://www.qpx6.com
  (到此,学生的第一次板书已经完成,下面是板书的照片模拟图)
  (此处略)
  师:同学们,课本上告诉我们的科学知识,大家都自己读懂了,而且写在了黑板上,那咱们这课书已经学完了。
  生:还没有。
  师:还有什么没学?是不是还有疑问?
  生: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还没有做。
  师:你看看“思考练习”里哪个题还不会?
  生:还没有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当下咱们先不背,下课再背,这个留作课后作业。
  生:我们还没有说查到的资料。
  师:还没说查到的资料,这个先不说,刚才你们读书的时候我看到了,每个同学都有资料,查了好多资料,这样那样的,非常好,咱们课堂上先不说。
  生:还有课后的第一个问题还没有……
  师:第一个问题是什么?你读出来。
  生:第一个问题是“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说明‘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
  师:那你到黑板上去找一找,肯定有。(众笑)
  生:我不知道为什么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如果钢铁碰到了大火球,为什么会变成汽呢?
  师:为什么钢铁到了太阳表面就会变成汽,你们知道吗?
  生:知道。
  师:你来说,说错了还要罚款。
  生:因为普通的火球没有太阳的温度高。
  师:我问的是为什么太阳的温度那么高?
  生:因为太阳……
  师:答不出来了,准备钱吧。(众笑)你们听说过原子弹吗?
  生:听说过。
  师:原子弹爆炸时非常厉害吧,周围几十公里都寸草不生。太阳内部就像原子弹一样,长年累月,不断地进行热核反应——这位同学要急着说什么?
  生:太阳会发光会发热,因为它里面含有氢原子,然后它们互相作用,形成了钛原子,就能同时发出光和热,太阳就是用原子来作……作燃料的大火炉。
  师:他把热核爆炸又解释了一下。至于究竟是什么原子,又变成了什么原子,你再好好查查资料。总之就是原子的裂变反应,关于这个,咱们说不明白,以后再学好吗?
  生:好。
  师:将来你们当了物理学家,我老了,躺在病床上,你们去看我的时候,先放下给我买的礼物,像苹果什么的,再给我讲这个故事好吗?(众笑)
  生:好。(大笑)
  师:还有没有绝对新鲜的?再找一个同学。(学生争着举手要发言)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了太阳,所有的庄稼、树木才会发芽、开花、结果?
  师:这个问题新鲜。
  生:没有太阳,为什么就不能开花结果了呢?
  师:植物、草、庄稼是什么颜色的?
  生:绿色。
  师:对,就是因为它是绿色的,绿色的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阳光,然后经过它身体内部的一些变化,制造它所需要的营养。(学生插话“产生叶绿素”)不是产生了叶绿素。它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所以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大车间。我们到森林里去散步,觉得空气清爽,因为那里的氧气比较多。但要注意,在夜晚没有太阳的时候,植物就会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你们回家告诉父母,睡觉的房间里不要养花。到了晚上,它会跟你争夺氧气。明白没有?好了,不说了。所有课文上的内容,大家基本上都了解了,把课文上讲的都写在黑板上了,那么咱们不用讲了,下课吧。
  生:不行。
  师:你们自己学了那么多的资料,课文也都明白了。你们还想学什么?
  生:我想学分段和文章的中心思想。
  生:我想请老师把这个课文再讲得更细些。
  生:我还想把我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师:那你说说什么问题?
  生:就是小水滴为什么能在空中飘浮呢?
  师:你想象的“小水滴”不是形成云时的小水滴,形成云的小水滴其实是雾状的,你看过雾没有?
  生:看见过。
  师:大雾起来了,到处是灰朦朦的。那是什么东西?都是非常非常微小的小水滴。能不能飘浮啊?
  生:可是它是液体呀!
  师:是啊,因为它是雾状的。你去过有瀑布的地方吗?
  生:没有。
  师:你学过《瀑布》这篇课文吗?
  生:学过。
  师:瀑布落在地上,溅起了无数细微的水花,作者说它像什么?“如烟、如尘、如雾”。那个小水滴细到什么程度?细到如烟如尘还如雾。烟和尘能不能飘浮?
  生:能。
  师:如雾,雾能不能飘浮?
  生:能。
  师:就是这个道理,你再好好想一想。我想问这么一个问题,如果我要大家把手里的课本都交回来,然后我再给你们发一张纸,上面印着什么呢?(指黑板上的所有板书)就是把黑板上现在所有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印下来。我说:“同学们读吧,这就是《太阳》!”你们读得懂读不懂?
  生:读不懂。
  师:为什么读不懂?这不是你们把课文上的内容写在黑板上的吗?你们反而读不懂了?
  生:因为这样太乱了。
  师:太乱了,缺少什么呢?
  生:顺序。
  师:对啦,没有顺序,东一句、西一句。那么咱们给它理理顺序好吗?
  生:好。
  师:我们就按照课文的写法,第一条应该是什么?谁看出来了?
  生:第一条应该是“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
  师:对。(在板书中该条旁边标出①)这是第一,谁看出第二个,就跑上来标序号,不用举手了。下面都是这样,一直标完。
  (此后,学生争先恐后自动跑上来标序号)标出的结果是:
  ⑴太阳离地球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⑵步行去太阳要三千五百年
  ⑶坐飞机要二十几年
  ⑷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⑸太阳是个大火球
  ⑹太阳表面温度有六千度
  ⑺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⑻关系密切
  ⑼形成生态环境
  ⑽产生气象变化
  ⑾杀菌防治疾病
  ⑿没有太阳就没有美丽可爱的世界
  师:下面,我再给你们发一张纸,就按照你们标出来的顺序,⑴⑵⑶……挨着印下来发给你们。我说“读吧!”这次能读懂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还不能读懂?
  生:它没有互相连接的词语。
  师:没有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吧?大家注意,咱们举个例子。第⑴,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板书“(1)一亿五千万公里远”)第⑵,步行要三千五百年。(板书(2)“步行三千五百年”)第⑶,坐飞机要二十几年。(板书(3)“飞行二十几年”)大家细心看,这三条实际上都说了一个什么情况?一个字。
  生:远。
  师:(指板书)这是什么关系?前面一个,后面三个。
  生:是不是……总、分关系。(较犹豫)
  师:对,是总分关系。咱们今天先不说它总分关系。打个比方:这⑴、⑵、⑶三条好像是三个少先队员,这个“远”在前面领着它们,它是什么?
  生:老师。
  师:不是,不是,是小队长。一个小队长领着三个少先队员。注意了,(指黑板)你们写的这一片里面还有好几个小队长。有的就在黑板上面,有的在黑板后面藏着,你们能找到吗?第一个小队长叫“远”。还有哪些小队长?
  生:还有“大”。
  生:还有“热”。
  生:还有关系。
  师:关系怎么样?
  生:密切。
  师:对了,关系密切。四个小队长都找到了。你们把“远、大、热”还有“关系密切”都放在一起,让它们比一比,是不是一边高?
  生:不是。
  师:谁高些?
  生:“关系密切”。
  师:对,“关系密切”高一点。“远、大、热”都说的是太阳本身,而它(指“关系密切”)它不但说了太阳,还连上谁了?
  生:地球。
  师:对,连上了地球。关系是指谁和谁的关系呢?太阳和地球的关系。所以它显然要比别的小队长——
  生:高。
  师:对。在四个小队长中它高出一些来。这样,它还能当小队长吗?
  生:不能。
  师:提拔了,该当什么了?
  生:中队长。
  师:对了,它在课文后半部,我们可以说它是第二中队长。那么这“远、大、热”三个小队长就不能有一个中队长管管它们吗?那么这个中队长该叫什么名字?
  生:叫“特点”。
  师:“特点”,写在小学课本里的,是一些很深奥和很难懂的特点吗?
  生:不是。
  师:都是普普通通的特点,那么叫什么特点?
  生:平常特点。
  师:没有这么说的,但你的意思我懂。
  生:一般特点。
  师:对,第一中队的中队长,应该叫什么名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支玉恒教学实录——《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