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课堂实录支玉恒教学实录——《飞夺泸定桥》

支玉恒教学实录——《飞夺泸定桥》

03-15 15:32:21  浏览次数:937次  栏目: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一年级语文课堂实录,五年级语文课堂实录, 支玉恒教学实录——《飞夺泸定桥》,http://www.qpx6.com
  生:是天然形成的。
  师:对,原来就这样。两岸都是高山峻岭,谁把山搬到那儿的?
  生:原来就在那儿。
  师:原来就那样。正因为有这样的水,有这样的山,人搭座桥吧,还不能搭那种平整整的桥,只能搭一个什么桥?
  生:铁索桥。
  师:险要不险要?
  生:险要。
  师:叫什么?
  生:天险。
  师:这就是红军要夺的天险。下面看最后一个自然段,你看看书,能不能回答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结果是什么?(板书:“结果”)
  生: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结果是胜利地渡过了泸定桥,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前线。
  师:对不对?
  生:对。◆
           【第一课时】第二部分

  师:咱们回头看。那么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呢?
  生:因为红军要北上抗日(板书:“北上抗日”)
  师:因为红军要北上抗日,所以它必须得夺取泸定桥。那么把泸定桥夺下来了,所以红军才能……,谁来帮我在这儿写几个字呢?(指板书)写哪几个字?你给提个建议。
  生:奔赴前线。
  师:太好了。(板书:“奔赴前线”)你能讲一下什么叫奔赴吗?(学生面有难色)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一抠。“奔”是什么意思?
  生:“奔”就是迅速地跑。
  师:对,简单地说就是快跑。你看“奔跑”是不是快跑?“奔驰”是不是很快呀?
  生:是。
  师:那么“赴”呢?
  生:“赴”就是前往。
  师:对。“奔”着往哪儿去?往前线。下面还有几个词呢,怎么样就去了?
  生:浩浩荡荡。
  师:谁能讲一下“浩浩荡荡”。
  生:“浩浩荡荡”就是气势浩大。形容人数众多,气势浩大。
  师:人数众多,气势浩大。嗯,我给你举个例子吧。比如今天老师们来听课,人数很多,气势也挺大。“浩浩荡荡”地坐了满屋子的老师。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这不是人数多,气势很大吗?(对刚才发言的同学),你的错出在哪儿自己纠正吧!
  生:“浩浩荡荡”还得是行动着的。
  师:还得是行动着的。这点补充得对不对?’
  生:对。
  师:对是对了,不太准确。我再举个例子:自由市场上人多不多?
  生:多。
  师:自由市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浩浩荡荡。行不行?
  生:不行
  师:错误出在哪儿了?
  生:还得是行走着的。
  师:自由市场上的人也没躺下呀?(笑声)噢!你讲。
  生:还得是整齐的。
  师:不一定是整齐的。
  生:还得是形成队伍的。
  师:嗯,有点道理了。你讲。
  生:还得是向同一目标去的。
  师:对,有方向性。大家行动一致向一个方向,这才叫“浩浩荡荡”呢。那么我再举个例子,长江之水,浩浩荡荡流向东海。这回可没有“人”了啊,行不行?
  师:行。
  师:谁说行?——你说为什么行?
  生:因为长江是向东海流去的,是有一定目标的。
  师:对,有一定目标。规模大不大?
  生:大。
  师:没人行不行?
  生:行。
  师:其实这个词原来是形容水的!你看“浩”字有没有三点水?
  生:有。
  师:“荡”字有没有三点水?
  生;有。
  师:对了,原来就是形容水势浩大的,后来把它借用来形容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呀,行走的队伍呀,等等。明白了吗?(生答明白)现在起因知道了,为了北上抗日。结果也知道了,夺下来了,而且奔赴前线。那么究竟是怎么夺的呢?下面我们讨论这么一个问题:根据你前面读课文的印象,它为什么要用个“飞”夺呢?能不能解释一下?“飞”是什么意思?“夺”又是什么意思?
  生:“飞”是抢时间的意思;“夺”是攻占泸定桥的意思。
  师:他读课文时很用心,基本上把问题解释了。“飞”是抢时间。“夺”呢,是夺桥。那么你们再来看看课文哪一部分是写“飞”的,哪一部分是讲“夺”的?
  师:举起手的同学耐心一点,等等大家。有的同学还一次没举过手呢,这次找个没举过手的同学。有的同学害怕了。不害怕?好,你说吧!
  生:第四、五节是讲“飞”的。
  师:那“夺”呢?
  生:第六、七、八节是讲“夺”的。
  师:讲得很对。但大家还要明确这么一点:我们把“飞”和“夺”分开来说,是为了借此弄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权且这么说一下。实际上,“飞夺”就是“用极快的速度夺取”。它既包括飞快地行军,也包括飞快地夺桥。——好了,课文还有两节没说到呢。你看,第一节讲起因,第九节讲结果,“飞”是第四节、第五节,“夺”是第六、七、八节。还缺第二、三两个小节呢!你们把那两节找着,读一读,看看这两节是讲什么的,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我认为这个二、三节是讲为什么要飞夺的。“飞”就是非常快的意思。为什么得要这样快?这就是这两小节的主要内容。
  师:嗯,他说这两节讲了一个道理:为什么必须得“飞”着夺。他说对了。(转向发言学生)那么再请你讲一讲,为什么得“飞”着去呢?
  生:我认为本来泸定桥对岸已经有了两个团的敌人防守了,后面还有两个旅的敌人在追赶,所以红四团如果不赶快地把泸定桥夺下来,如果被后面的两个旅敌人追上,前面又有两个团敌人防守,就有可能全军覆没了。所以要赶快把泸定桥夺下来。
  师:他说得非常好,就是……
  生:声音小。
  师:听着费劲是吗?(对发言学生)过来。(到讲台前)就把刚才这一套,给大家声音高高地好好说一遍。看着大家说。
  生:我认为桥对岸已经有两个团的敌人在防守了,后面还有两个旅的国民党军队在追赶,所以红军不赶快地把泸定桥夺下来,那么国民党的两个旅的军队追上,就有可能全军覆没了。所以要赶快把泸定桥夺下来。
  师:他讲得好不好?
  生:好。
  师:对,就是有一个词用得不好。听出来了吗?你说。
  生:他说的不应该是“追赶”,而应该是“增援”的敌人。
  师:嗯,这个词还不是关键的,有一个词用得不太合适。他说:如果要是赶不到前面去,叫敌人提前赶到,就有可能怎么样了呀?
  生:全军覆没。
  师:这是指谁说的呀?——是指咱们红军说的,这个词加在红军身上合适不合适呢?
  生:不合适。
  师:(对原发言学生)你能不能换一个词?
  生:就有可能造成过分的损失。
  师:“过分”还不太合适。再说。
  生:造成损失。
  师:你不能回避。造成损失是对的,刚才你说的“过分”的损失,“过分”不太合适,换一个词。
  生:不必要的损失。
  师:这回对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谁来读读这两节?(生读二、三节)
  师:读得挺清楚。就是这儿的情况是比较紧急的,读时的速度应该快一点。(学生重读课文)
  既然夺桥要“飞”,抢在敌人前面是这么重要,只有抢在前面,才有保证把桥夺下来,那么抢在前面这一点,对夺桥这件事来说,重要不重要?
  生:重要。
  师:这就叫……什么呀?
  生:关键。
  师:对。“关键”这个词就是一件事情里边最重要的那一点,就叫那件事情的关键。比如:夏天到了,咱们都要预防消化道传染病。那么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最重要的那一点是什么?想想。
  生:注意病从口入。
  师:对,也就是说:注意病从口入是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
  生:关键。
  师:对。刚才还有一个问题:这两节介绍的内容我们知道了,它在全文起了个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要这两节。不是从内容上,是从作者的思路上讲。
  生:它是起铺垫的作用。
  师:铺垫不太合适。
  生:这两段起过渡的作用。
  师:过渡作用?这是必要的介绍。它的内容是文章的重点不是?
  生:不是。
  师:但是不介绍这些情况行不行?
  生:不行。
  师:这就是一些必要的介绍,使读者明白当时的环境,当时的紧迫情况。也就是这次战斗的背景。下面大家看书,默读第四、五自然段。我这里有个练习题,你拿一支笔,边读边想边看边完成。(出示小黑板)谁来读一读?
  生:(读)第四、五自然段练习题:
  1、一天一夜的急行军,作者详写的是什么?略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2、夜行军中红军战士遇到了哪些困难?(用困①、困②……标在书上)这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用克①、克②……标出)
  师:好,照练习题一个一个地去做。(边巡视边辅导)不要上来就找,要好好读课文。第一个题弄清楚之后才能做好第二个题。第一个哪详哪略你还没有弄清楚你怎么找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支玉恒教学实录——《飞夺泸定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