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课堂实录《为了他的尊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为了他的尊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03-15 16:08:02  浏览次数:234次  栏目: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一年级语文课堂实录,五年级语文课堂实录, 《为了他的尊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http://www.qpx6.com


  [教材简介]
  《为了他的尊严》记叙的是一位老妇人毫不客气地让乞丐搬砖,使乞丐获取劳动所得,从而获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严,并依*自己的劳动取得成功的故事。
  [教学设计理念]
  1 凸显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努力开发教材,通过感情朗读、想象、补写等方式,深入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与主人公、作者产生心灵共鸣。
  2 关注学生的发展,发挥主体作用。根据教材的特点,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通过质疑解疑、拓展学习等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获得情感的体验,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3 以点带面,提高阅读品质。抓住重点句,并以此辐射全文,以点带面,提升阅读整体性,提升阅读品质。以妇人的话为突破口,抓住乞丐搬砖前后外貌、心理、语言、身份等的不同进行比较、感悟,从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 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理解文章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抓住文章中的空白点,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并且鼓励求异思维。
  5 树立大语文观,课内外阅读相结合。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使课内外有机结合,并尝试格言创作,以进一步达到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升华情感的目的。
  6 加强评价,激发兴趣。重视课堂评价,用丰富多彩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个性化朗读,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自读自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锻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懂得只有*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才能有尊严的道理。
  3拓展练习与积累:发散学生思维,想象、扩写乞丐搬砖的过程中几次心理活动;积累与尊严有关的名言、格言。
  [教学重点] 抓住独臂乞丐的言行、神态,体会其由不情愿到搬砖后的复杂心理变化,懂得劳动可以使人获得尊严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乞丐搬砖前后心理发生变化的语句,懂得妇人所说“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质疑,直入重点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师:通过初读课文,你对这个故事有了哪些了解?
  生:我了解了一个乞丐到一个庭院去乞讨。女主人让乞丐搬砖,乞丐不太愿意,女主人做了示范给他看,他就搬了。
  师:你说得很详细。
  生:我知道了女主人通过搬砖帮独臂乞丐找回了尊严。
  师:你预习得真好!能用简练的语言把自己了解到的内容介绍出来。刚才两个同学都说到文中一个情景——
  生:搬砖。
  师:(出示课件)大家看,假设这就是女主人的家,她让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又从屋后搬到屋前(生看课件和老师一起描述),看到女主人这样的做法,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她到底要干什么啊?/她到底是要把砖放到屋前还是屋后?/她这不是折腾人嘛!
  师:是啊,面对女主人这样的做法我们不由得产生种种疑问,不光我们不理解,她的孩子也不理解。面对大家的疑问,她是怎样说的呢?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生浏览后找出句子: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课件出示这句话)
  师:搬不搬砖对乞丐怎么不一样呢?请你轻声读文,找一找文章当中描写乞丐搬砖前后不一样的句子,画下来。(生读文自学标画)
  [点评:这篇课文文质兼美,记叙了一个表面浅显但含义深刻的故事。文章比较长,如果按照文章的顺序来串讲的话,势必会减少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而且显得琐碎。因此,在简单的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后,直入重点,启发学生围绕妇人的话进行思考、质疑,从而产生主动探究的愿望,为后面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深入探究,感悟全文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描写乞丐搬砖前后不一样的句子?
  生:乞丐搬砖前,这个乞丐很可怜……碰上谁都会施舍的。搬完砖之后,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那些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一模一样。
  师:那我们先来读读描写他搬砖前的句子,然后说说这个乞丐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生:他只有一只手,让人看了感觉真的很可怜!
  师:那就请你把他这可怜的样子读出来。(生朗读这句话。语气表达不够)
  师:谁眼中的乞丐比他看到的更可怜。(另一生读,明显比前一名学生读得好)
  师:让我们一起带着同情的心来读读这句话。(生齐读句子)
  师:你们的朗读,让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可怜兮兮的乞丐就站在我的面前。然而,多年之后,当他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他——(生读后面与之相对比的句子,多数学生把“一模一样”中“模”读得不准确)
  师:注意这个字的读音:“模”——mú。
  [点评:“读中感悟,感悟后对比品读”的方法,较好地贯彻了“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学生的情感从对乞丐的同情到敬佩,这样的情感变化,不仅在学生思想中产生强烈的继续探究的愿望,更为理解文章主旨作了铺垫]
  师:除了外貌发生了变化,搬砖还使乞丐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乞丐搬砖前是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捉弄人呢?而搬砖后却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师:非常好!你注意到了乞丐心理的变化。
  师:大家看,女主人面对人人都觉得可怜的乞丐,却非要让他搬砖后才给他钱。所以,此时的乞丐是非常的生气,他怎么说?(生读乞丐生气说的句子)
  师:假如你就是乞丐,怎样来读出此时你心里的气愤呢?(生读句子)
  师:字里行间都透出你的气愤。(另一生读)
  师:看得出来,你内心还有一种无奈啊!
  [点评:在这里,充分肯定学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孩子进行多元化朗读]
  (生再读)
  师:“何必捉弄人呢”,你认为女主人是不是在捉弄人呢?(生齐答不是)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他后来的结果知道的。他最后变成了一个西装革履、自信的成功人士。所以我觉得女主人没有捉弄他。
  师:你真会读书,能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很好。如此生气的乞丐,最后怎么又感激女主人了呢?
  生:因为女主人通过搬砖让乞丐知道了要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金钱的道理。
  [点评:在这里,教师采用了角色互换的方法:“假如你是乞丐,怎样读出你的气愤呢?”学生读后,教师恰当的评价,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文中角色,感悟乞丐的内心世界]
  师:是啊,让我们回过头来看,起初当女主人用自己的行为向乞丐证明了一只手同样可以搬砖的时候,乞丐——
  生:怔住了!
  师:(课件出示文章第4自然段。教师边范读课文,边启发学生在文章的发散点进行想象。范读后,课件配上音乐)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这一段,试着走进这个乞丐的内心世界,把他的所思、所想填在书中的空白处,你对哪一处感受最深,就重点写哪一处,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交流。(生读文思考,并在文中写下自己的感受)
  师:刚才老师在巡视的时候,看到很多同学都写下了很深刻的文字,说明你们很会读书,能够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谁来读原文?(请一名学生起立)谁能把你体会到的内容加上去?看看我们在理解文章时,能否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每处发散点分别找几个人)(生1读原文,其他几个同学读自己想象后补充进去的内容)
  生2:我用一只手能搬起砖来吗?
  师:他犹豫了。
  生3:既然女主人能用一只手劳动,那我一定也能做到。
  师:他不服气了!
  生4:这么多砖,我到底能不能搬完呢?
  生5:真累啊!算了,我到别处去要钱吧,不行,这样不就被别人看不起了吗?
  生6:我能搬一块,我一定也能搬起第二块、第三块……
  师:他犹豫了,但是他没有退缩,在不断给自己鼓劲。
  生7:我终于用自己的手把砖搬完了!
  师:看得出你的心情很激动!
  生8:啊!从没想到我还能做这么多活啊!
  师:此时,你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师:从大家所体会到的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在搬砖的过程中,乞丐的心理在不断地变化着。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把他的心理变化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生自由读文)

[1] [2]  下一页

,《为了他的尊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为了他的尊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