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课堂实录《小松树和大松树》课堂教学实录

《小松树和大松树》课堂教学实录

03-15 17:37:09  浏览次数:776次  栏目: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一年级语文课堂实录,五年级语文课堂实录, 《小松树和大松树》课堂教学实录,http://www.qpx6.com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用简单的线条在黑板上勾画出一座大山。)
  生:是一座大山。(学生很兴奋)
  师:在这座大山里呀,一棵小松树和一棵大松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事。(教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寓言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学生表现出急欲读课文的样子。)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所以张老师在导入课时,就努力去创设一种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用简笔画来吸引学生,加之导入语又带着点儿神秘的语气,上课之始就把学生的阅读兴趣给激发起来,还没等教师让读课文,有的学生就拿起书读起来。)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师:呵,看来同学们都急着想知道故事的内容,那我们就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会它。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画得也很仔细。下面我们来听一遍课文的录音,学习这位叔叔是怎样读课文的。要认真看书、仔细听哟!
  (播放课文录音。)
  (评析:一年级学生有的不会听课文录音,往往只是听,不看书,这样就起不到范读作用。所以,张老师在这里提出“认真看书、仔细听”很有必要。)
  师:读得多美啊!同学们自己再试着读读课文,争取读准每一个字。
  (学生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把刚才画出的生字、生词,以及含有生字的句子再重点读读,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待会儿要考考你哟!
  (学生认读自己画出生字、生词及句子。)
  (教师出示写有生字的小黑板。)
  师:你们看,生字从课文中跑了出来,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自己读读,动脑筋记住它。
  (学生自读,指生读,齐读。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生词。对易错的生字订正、齐读。)
  (评析: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张老师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了这样几点:①先自学而后教,以学定教;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③“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这样安排既符合识字规律,学生又学得轻松愉快。)
  三、指导朗读,感悟体验。
  师:刚才,生字跑出来和我们做游戏,我们已经认识了它们,现在它们又回到了课文中。让我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看书上的插图,自己试着读懂课文,不懂的地方一会儿提出来。
  (学生自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师: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弄清小松树和大松树长在什么地方。
  (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出示小松树和大松树图片)它们长在山的什么地方,谁来帮它们找找家?
  (学生纷纷举手。师指一生到讲台上。该生把小松树图片贴在山顶上,把大松树图片贴在山脚下。)
  师:看来同学们读懂了这一段。咱们再齐声朗读一遍。
  (齐读)
  (利用贴图片的形式再现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直观形象,容易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师:看来,小松树和大松树是邻居,那它们一定经常在一起聊天。这一天,小松树对大松树说了些什么呢?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学生读课文)
  师:你们觉得小松树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太骄傲了!它觉得自己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大松树却看不到。
  生:太霸气了!
  生:太没礼貌了!跟大松树说话时喊“喂”。
  师:嗯,我也有这样的体会。那我们读课文时就要把小松树的这种傲气、不礼貌读出来。自己试着读读。
  (学生读课文。指生读。)
  生:我觉得他读得不够没礼貌,我来读一读。(学生读得很有感情,其他同学表示赞同。)
  师:嗯,真是一棵不讲礼貌、非常傲气的小松树。大家都像他这样读读。
  (生读)
  师:大松树听后生气了吗?看看课文中的插图。
  生:大松树没有生气,它还在笑呢。
  生:大松树不跟它一般见识。
  师:嗯,大松树心眼儿真大,不和小松树计较。可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见了,它是怎么说的?
  (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指生读风伯伯的话。)
  师:风伯伯的话你们听懂了吗?
  生: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不让它骄傲。
  生:风伯伯说小松树能看得远是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并不是小松树长得高。
  师:怎样才能读好风伯伯的话呢?想想当你犯了错误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批评教育你的。
  (学生自读,指生读,师范读,生练读,指生读。)
  师:小松树听懂风伯伯的话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生:小松树知道自己错了,低下了头。
  生:老师,我不懂“惭愧”这个词。
  师:同学们有懂“惭愧”这个词的意思的吗?(同学们摇头)小松树做错了事,现在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它这时的心情就是“惭愧”心情。(同学们点头)同学们低下头,做一下“惭愧”的样子。(学生做低头动作,体验小松树“惭愧”的心情。)
  师:假如你是小松树,这时,你想对大松树说些什么?
  生:大松树哥哥,我错了。
  生:大松树姐姐,你比我长得高,我能看的远,是大山爷爷把我托起来的,我不应该瞧不起你。
  师:看来,小松树已经改正了错误,变成了一个既懂事又谦虚的孩子。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张老师在课堂上努力去实践这一现代阅读理念。
  首先师生关系平等、民主,为对话创设了轻松、和谐的氛围。张老师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和风细雨。与学生感受相同时,会表示赞同;学生朗读和理解到位时,就给与表扬;学生遇到不懂、不会时,就指导、点拨。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敢读了、敢说了、敢想了、敢问了……使对话过程富有活力,富有创意。
  其次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感受、体验。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一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原作,二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使对话成为双向的、互动的,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张老师在指导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与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对话,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有的责备小松树不讲礼貌、瞧不起人,有的忠劝小松树,有的替小松树向大松树道歉、承认错误……俨然就是其中一员。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人物的感受和体验更加深刻,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认识,陶冶了情操。)
  四、角色表演,升华体验。
  1、自读课文,要求读好小松树和风伯伯的对话。
  2、四人小组分角色练习读课文。
  3、指小组戴头饰朗读、表演。
  (评析:表演是对课文进行再创造。让学生表演课文中的角色,是一种更为深入的体验。学生戴上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头饰,在表演中去体验、感受不同角色的不同个性。小松树的傲气、大松树的大度、风伯伯的慈祥和宽容都表现得惟妙惟肖,课堂上气氛十分活跃。)

,《小松树和大松树》课堂教学实录
《《小松树和大松树》课堂教学实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