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随笔浅谈对学生的写作特色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对学生的写作特色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03-15 20:17:15  浏览次数:651次  栏目: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标签:教师随笔,小学教师教学随笔, 浅谈对学生的写作特色和创新思维的培养,http://www.qpx6.com

  
  [摘要]写作是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对学生的写作特色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文学艺术不可缺少和有待发展的部分。
  [关键词]学生 写作特色 创新思维培养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璧江山,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如何使学生轻松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的文章来,应当是语文教师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而有个性、有创意的文章,也就是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是一项重要指标,而它往往被忽略,至少不是十分重视。这是一个很不应有的误区。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尴尬和不足,令家长担忧、学生困惑、教师着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学生对文章整体结构的安排把握不够,条理、逻辑混乱,详略不分,缺乏大局意识;2、在选材上不善于取舍,材料不典型,易重复或有缺憾;3、表现手法单一,主题立意入俗,中心不明了,读来索然无味,易形成流水帐;4、具体表意上句式单一,波澜不惊,平铺直叙,缺乏激情、韵味和震撼力等。笔者根据从教经验认为克服上述问题,除了勤于练习,多加指导外,还应培养学生的个性写作和创造性思维上,唯有如此,才能改变学生“空洞无物、无病呻吟”,“千篇一律、千人一腔”的作文现状,才能彻底根除当前作文教学所存在的伪主体、伪生活、伪科学的病根,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创造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写出具有特色的文章。这样不但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悟能力、欣赏水平,更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准,从而达到一石二鸟之功效。毕竟,写作特色是一篇文章(特别是名篇)的立身之本,而让学生感受、体验、欣赏、模仿是必由之路,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现将自己的一些心得、浅见抛出,以期同行佐证参考。
  一、笔者认为,以其功能、侧重来考虑,可分为以下四类:谋篇布局有特色,选材立意有特色,表现手法有特色和语言表达有特色,现一一举例分析如下:
  1、布局谋篇有特色。指文章在整体布局上构思精巧,布局合理,读来富有韵味,美不胜收。如朱自清的《春》,通过春草、春雨、春花、春人等一系列的描述,产生了一种群星烘月的效果,展现给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诗情画意、真实可信的春天画卷。再如老舍的《骆驼祥子》,通过前边晴天----热的描述,后边雨天----冷的描写,表现出旧社会下层劳动人民悲惨的生活,发人深省,引起共鸣。又如胡适的《我的母亲》,通过“我心中的母亲”、“琐事中的母亲”、“严厉的母亲”等多层面的描述,赞美之词“虽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2、选材立意有特色。选材不在多,而在精。通过不同侧面反映,使主题鲜明、立体,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通过“吃炒面”、“火中救人”、“松骨峰战斗”等六个典型事例,反映出志愿军战士的可贵品质,烘托出主题----最可爱的人。再如海伦的《再塑生命》,所用材料是从“我”认识具体事物到认识大自然,认识“爱”。按时间顺序行文,表现出“我”的认识水平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准确地再现了沙莉文老师的“再塑生命”。又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通过移步换景和定点特写相结合的方式,使景物特点鲜明,栩栩如生。
  3、表现手法有特色。在表现主题上形式多变,不拘一格,令人耳目一新,如郭沫若的《雷电颂》,巧用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难以言明的艺术的思想感情,表达含蓄、深沉、凝练,极大地突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再

www.qpx6.com

高尔基的《海燕》,运用象征手法,揭露出当时社会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和行径,从而衬托出海燕的那种勇敢、伟大的形象,同时强烈地表现出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艺术魅力。再如胡适的《我的母亲》,采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作品中虽正面描述,但通过描写一群人,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年轻寡母和后母的独特形象。又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通过晴雨的极大对比与反差,烘托了主题。
  4、语言表达有特色。在语言的表现上,表词达意力求极富表现力,或激情满怀、或节奏明快、或如数家珍、或如拉家常。广泛地采用修辞,如夸张、拟人、排比、对偶等,增强语势、韵味、感染力,增强共鸣。如高尔基的《海燕》中广泛采用排比、反复、拟人等手法,使语言优美,一气呵成,有气势。又如吴伯箫的《菜园小记》,朱德的《我的母亲》,语言朴实无华,如絮家长,给人亲切舒适,恬淡之感。如果说句式整齐、用词华丽、节奏感强是一种大气之美,而这种朴实无华也应该是一种清丽,脱俗之美。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创新思维呢?
  二、写作特色和创新思维在教学中的培养
  (一)写作特色的培养
  1、素材积累的培养。生活是个大课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把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场景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那么教育效果比单纯说教的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刘勰说:“文附质也”。“文”就是语言文字及其表达的形式和技巧;“质”就是内容,包括思想和情感。“文附质也”,就是语言文字必须附丽或扎根于特定的思想和情感之中。可见,作文教学的真谛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因为学生只有热爱生活、感受生活、心中才能有情感,才能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倾注于笔端。文学作品本来就是生活的艺术再现。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如同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歇”。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让学生多去观察,注意身边发生的事,无论美、丑、优、劣,都要把现象、感受记写下来,教师留时间、空间让学生发表一些自己的成熟或不成熟的观点,慢慢的学生就会觉得自己有所见、有所想,作文时也有所写了。我们教师也就会觉得学生的作文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2、布局谋篇的培养。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力求使学生理解全文的行文线索,然后整体把握结构。并仿照这种结构列出提纲,久而久之的练习,使学生熟悉各种文体结构,那么在他以后的作文当中会或多或少地吸纳一些好的行文布局。还要使他们学会此文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样布局有什么巧妙之处。同时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设计,这样一来,作文就会有特色,显得与众不同。同时慢慢写作文时不用教师主动,而是学生主动安排文章结构了。
  3、表现手法的培养。这是一种较高级的艺术手法,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很难短期培养,有条件的学生做模仿练习,初步感知,体验欣赏,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尝试多样性、新颖性、标新立异,来展示自己写作的特色和个性。
  4、语言特色的培养。
  (1)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是打造文章的第一要素。作者独到的思想、丰富的情感、鲜明的个性,都必须依托语言才能得以展示和传递。但丁曾说过:“语言作为工具,对我们的重要如同骏马对骑士的重要。”这个比喻说明了语言同作文的关系,“好马配好鞍”,“花美需要绿叶衬”。当然好的文章需要好的语言来衬托。文章成功与否,多半要在语言上下功夫。究竟什么样的语言是好的呢?是词藻华丽抑或平淡朴实?其实,语言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作者对语言的运用千差万别,风格迥异的语言大师们为我们提供了个性

www.qpx6.com

语言的范例。古人云:“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淘尽千花见真情”。每一位作者的语言风格各具特色,如《爱莲说》高远脱俗,《竞选州长》幽默含蓄。每一篇文章语言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学生应该认识和借鉴不同的语言风格,树立自己的个性化语言,高尔基说过:“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托尔斯泰把“文学语言”比喻为“神奇的电波”,独特的语言表达不仅读来有美的感受,易引起共鸣,更能表现主题。要积极引导学生熟记、套用、引用优美语句、经典片段或组织锤炼语言,力求语言整齐经典,有韵味、语势强、朴实、隽永。总之,要有独特的形式和魅力。这方面,教师要倡导学生记忆、背诵,赏析一些名篇名作,从而在陶冶中成长,在欣赏中提高,在模仿中推陈出新,熟练运用、引导学生找到自己语言的位置,明确发展方向,写作属于自己的语言就显得特别重要。个性化的语言需要活泼灵动的文笔、潇洒飘逸的才情和丰富深刻的意蕴。语言要有个性,就离不开生动活泼的文笔,这就需要作者纵横捭阖,让自己的文笔飞出来,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宽广的阅读面,丰富的文化积淀,富有灵气和书卷气的语言,都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手段。这种写法的精髓在于采用引用、列举、排比等方式将丰富的文化信息展示出来,以显示出广博的阅读面和开阔的视野。还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的需要将个人喜好融入作文,这样就可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而文章就会别具一格,高人一筹。所以,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提倡学生用个性化语言表情达意,让个性化的语言成为作文的亮点。

[1] [2]  下一页

,浅谈对学生的写作特色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对学生的写作特色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