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教科版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03-16 00:07:29  浏览次数:226次  栏目:教科版语文
标签:教科版语文课件,教科版语文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http://www.qpx6.com
  ⑵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默读全文,全面了解课文内容。
  ②让学生简单地谈一谈故事的梗概和听了故事后的感受。
  ⑶学生自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①让学生带着预习中的问题边读课文边思考。
  ②教师可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最后她怎么样了?
  ③在学生读懂内容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如有困难,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或语言提示来理清文章层次。
  ⑷深入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从小女孩看到的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及作者想象的合理。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可让学生默读课文,弄清小女孩看到的第一种幻象。可提问: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她看到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想到些什么?结果怎样?在给学生充裕的时间默读思考后,老师引导学生讨论。
  ②朗读指导,可略加评议。
  ③总结学习方法。老师可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学习步骤,先带着问题默读思考,然后回答问题谈体会,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④指导学生按上述方法自学6~11自然段,教师可出示下列思考题:小女孩后几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她看到了什么?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你体会到什么?结果怎样?要给学生读书与交流的时间,然后汇报自学成果。
  ⑤要着重理解“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的含义。对这句话的理解,要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弄清这里所指的“地方”就是死亡,是离开这个世界。
  ⑥体会作者把现实的痛苦与想象中的幸福结合在一起写、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现实苦难的深刻认识的写法,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读了这些内容的体会。
  2.积累内化。
  ⑴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
  ⑵完成课后练习。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识字写字。
  ⑴认读生字。
  在课文中标出含有生字的词语或句子,利用工具书或结合上下文来弄懂生字词。并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
  ⑵指导书写生字。
  ①“灌”字笔画繁多,教师要重点指导,并强调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
 

www.qpx6.com

②“商”字框内是“八”和“口”,不是“古”字。
  ③“福”字强调左半部分是“礻”部,而不是“衤”部。
  ④出示形近字,帮助学生在字形辨析中识学生字。
  如:烤———拷焰———陷堵———赌披———坡搂———楼
  4.练习。
  课后请学生再找几篇安徒生的童话来读一读,并与同学交流交流,或写一篇读后感。
  资料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全名为汉斯•赫里斯蒂安•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中部奥登塞镇的一个鞋匠家里。他少年丧父,靠母亲替别人洗衣服维持生活。但是,贫困的生活并没有吓倒年少志高的安徒生。14岁时,他离开了家乡,到哥本哈根自寻出路。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得到一份奖学金,17岁正式上学。同年发表了诗作《阿尔芙索尔》,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安徒生一生创作了160多篇童话故事。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著名的作品有《柳树下的梦》《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衣》《丑小鸭》等。
  

上一页  [1] [2]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