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教学管理课题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的研究”实验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的研究”实验报告

03-14 23:04:25  浏览次数:466次  栏目:课题研究
标签: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的研究”实验报告,http://www.qpx6.com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指导思想
  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是21世纪的呼唤,因为我们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和太多的挑战及发展机遇。然而,中国的素质教育实施到今天,仍然存在学生“高分低能”的弊端——学生实际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动手能力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创造力匮乏。原因何在?究竟怎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素质发展?这成为引起广大教育者深思的难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对现在的学生来说,让他们从小学科学,用科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科学创新精神,长大后可直接运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要开设综合实践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根据学生实际,决定开展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核心的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的实践活动。教给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知识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基本方法,树立科学探索精神,把它们转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形成一种内在的素质,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一代新人。为此,我们申报了“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的研究”实验课题。
  我们的设想是:选择一些紧贴社会、学生学习生活、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研究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亲身体验,自主探究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谨细致的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创造的精神,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一)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三)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四)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培养学生信息搜集及信息活用能力
  信息技术的飞快速发展,使得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网络不但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能不受时空、地域束缚地为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人士进行交流,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所以,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培养学习在网上搜集、筛选、发掘有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网上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经反复研究,我们将本课题研究目标确定如下:
  (1)开展适合小学生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2)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组织管理、评价以及教师角色的变化;
  (3)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方法及实施规则;
  根据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和我校实际,我们选取既紧贴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又是学生所喜爱和需求的活动内容及活动方式。我们以四年级作为试验年级,在教师的引导下,各班学生自主确定研究内容,自由组成研究小组,确定研究方式、制定研究计划、方案开展研究,形成研究结果。这些班级确定的研究内容有:(1)植物生长观察研究;(2)走进绿色军营;(3)奇妙的卡通世界等。在小组全体成员讨论的基础上选定如下研究项目:
  1、生物生长观察研究小组
  a.种子发芽的观察研究
  b.蚕的发育与生长观察
  c.自由选择生物生长观察
  2、走进绿色军营小队
  a.兵器特搜
  b.军营采访
  c.后勤探密
  3、奇妙的卡通世界
  a.卡通片的种类
  b.卡通片的制作
  c.我国的卡通片有哪些?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经历计划、实施、观察、评价等几个阶段,计划包括选题、活动计划、人员调配、时间安排、物质准备等,实施即是按照计划开展行动,并在行动中注意调整、充实、提高,观察主要是指对行动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的观察记录,评价即是对所开展的活动进行反思、总结,并对活动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关系进行评估等等。其活动流程图如下:
  三、课题研究的情况概述
  学校每周统一安排两个课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如需要外出考察,则利用星期六。实验班的学生可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料进行学习、研究。为了使研究小组的研究步骤尽量统一,课题组对实验进程进行了大致安排:
  第一阶段:接触课题
  ①学习、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活动方式,每个同学都练习撰写一些简单的观察性报告,调查报告、体验日记等。例如观察花的开放、采访部队战士等。
  ②学会使用互联网查阅资料,学会图书馆里图书的检索方法。
  ③讨论、确定要研究的课题
  第二阶段:制定计划及开展实践活动
  ①搜集所要研究的课题方面的资料
  ②确立课题研究的计划、准备有关的物品
  ③根据计划进行设计、制作、考察、记录等活动
  第三阶段:分析、总结、成果发布
  ①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体验日记等
  ②在网上、报刊、杂志发表或召开成果发布会等
  ③制定下阶段的研究课题和计划
  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原则上以课题实施小组老师为主,其他教师积极予以配合,必要时求助社会力量的帮助。为此,在每个课题研究开始之前,我们都根据课题涉及的领域预先与有关单位取得联系,如部队、下岗工人家庭等,以取得他们的支持。这样不但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还能唤起有关单位对素质教育的重视。
  本课题实施以来,实验班的学生按照课题选定的内容开展了研究活动,研究的每一个课题,我们都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在观察、研究、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如果有什么新的发现,指导老师都会鼓励他们深入研究,直到把问题弄清。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既能在小组中按统一的方向进行研究,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爱好、研究能力等进行个性化的课题研究。
  四、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这就决定了评价的多元化的价值与多元标准,整个评价体系应着重于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必要的知识体系和基本技能,提倡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避免将评价简单为分数或等级。既要评价学生活动的成果,更要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包括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为此,我们在构建科学的评价方式时所遵循的原则:
  1.参与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计划规定的课时活动量的参与情况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即学生是否参与了活动的某些环节,参与是否主动积极,同时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并自觉参与评价。
  2.过程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并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采用学生自评或教师的即时评价等措施使评价贯穿于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评价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绪情感、参与程度、投入程度等表现。
  3.综合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各个环节对参与者的认知、情感、技能等要求各不相同,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内容、要求、过程和结论都应是综合而全面的。
  4.激励性原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开始实施,我们就要求教师把对学生评价看成教与学的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把评价作为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并且从评价理念,评价内容与标准,评价原则与方法,评价工具的设计、评价结果的收集分析反馈等方面着手,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开展评价,尊重、信任、爱护、宽容学生,关注学生在原有起点上的提高。我们根据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种种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形成多样的评价目标和评价手段、灵活的评价方式。

[1] [2]  下一页

,“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的研究”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