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连乘应用题》教学案例

《连乘应用题》教学案例

07-12 04:09:04  浏览次数:993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标签: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连乘应用题》教学案例,http://www.qpx6.com
  
  《连乘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99页例1。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这种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会用两种方法解答,同时知道,用一种解法可以检验另一种解法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正确地列综合算式。
  教学难点:寻找两种解法的中间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幻灯出示)
  用线连接合适的条件和问题,再算出来。
  (1)每箱热水瓶卖132元5箱热水瓶有多少个?
  (2)每个热水瓶卖11元5箱热水瓶卖多少元?
  (3)每箱热水瓶12个60个热水瓶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①学生口答,教师边线搭配。(先请C类学生回答,再请B类学生判断正误)
  ②提问:这三题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请B类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温旧启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题目设问,既能达到以问促学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用幻灯出示热水瓶图。
  ①师:看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幅图意说出来?(C类B类A类)
  ②刚才同学们所看的这幅图及同学们所说的图意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出示例1。
  例1: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11元,一条件①条件②条件③
  共可以卖多少元?
  ①引导学生审题,分清条件和问题。
  ②指名读。
  ③尝试练习,教师巡视。(学生中会出现不同的解法)
  ④指名说,教师板书。(学生会说出不同解法)
  解法一:解法二:
  11×12=132(元)12×5=60(个)
  132×5=660(元)11×60=660(元)
  ⑤讨论:
  A、第一种解法先根据哪两个条件,先算什么?再根据什么可以求出一共卖多少元?
  B、第二种解法先根据哪两个条件,先算什么?再根据什么可以求出一共卖多少元?
  (指名说,教师板书)
  第一种解法思路:
  条件②
  每箱卖多少元?
  条件③11×12=132(元)一共卖多少元?
  条件①132×5=660(元)
  第二种解法思路:
  条件①
  5箱热水瓶共有多少个?
  条件②12×5=60(个)一共卖多少元?
  条件③11×60=660(元)
  ⑥想一想:该怎样列综合算式呢?(学生自由练习,小助手检查,汇报检查情况。)
  11×12×511×(12×5)
  =132×5=11×60
  =660(元)=660(元)
  思考:第二种解法为什么要加小括号?(B类学生回答)
  ⑦指名口答。
  ⑧引导学生观察例1的两种解法。师:例1解法不同,结果怎样?
  A、请C类学生答。
  B、师小结:以后我们解题时,做了一种方法,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来检查,如果解答正确,两种方法的结果应该相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综合法”由因导果得解,教师不仅教给学生有条理地思考方法,而且学生思维得到发展训练;同时,让学生寻求条件间的不同联系,作不同组合,推出不同的中间问题,不仅易于学生理解接受,而且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2、揭示课题。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例1的算式,想一想,这都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指名B类学生说)
  板书课题:连乘应用题。
  3、巩固练习。
  (1)看书P99;(2)完成第99页例1填空;
  (3)质疑;(4)集体讨论,解答。
  4、总结学法:(B类A类学生总结,教师进一步补充)
  连乘应用题,分析和探索它不同解法的步骤是:
  ①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
  ②分析数量关系,寻求条件间的不同联系作不同组合。
  ③通过不同组合推出不同的中间问题,这种组合越多越有可能探索出不同解法。(可结合例1的两种解法加以说明)。
  ④比较不同解法。
  5、指导学生练习P99做一做(幻灯出示)
  ①学生练习。
  ②小助手检查练习情况,及时汇报。
  ③指名列式,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及时反馈信息,检验教学效果,为今后改进教学方法奠定基础。]
  三、巩固练习
  1、选择正确的算式。
  (1)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5名学生,每名学生种3棵树,三年级学生一共种树多少棵?算式是()
  ①4×3×45②3×45×4③3×(45×4)
  (2)商店昨天卖出7盒钢笔,每盒10支,卖出的铅笔是钢笔的6倍,卖出铅笔多少支?算式是()
  ①10×7×6②7×10×6③10×(7×6)
  2、分层练习:A类学生练习P1004-5,B类学生练习P1002,C类学生练习P1003
  分层辅导:(A类学生辅导B类学生,教师重点辅导C类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习题同类型的形式化独立练习设计,不但可以巩固新知,而且可以促进发展,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四、课堂小结
  1、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引导C类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比一比,通过这节课学习谁的收获最大、最多。(要让学生充分汇报学习成果,
  特别要让C类学生有表达自己的收获的机会。)
  [设计意图:汇报学习成果是创造性教学的最终环节。组织全体学生汇报学习成果,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享受成功喜悦,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利于保护和激发创新意识,增强学习推动力。]
  五、作业P10014
  六、板书设计:
  连乘应用题
  例1: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可以卖多
  条件①条件②条件③
  少元?
  条件②
  解法一:每箱卖多少元?11×12×5
  条件③11×12=132(元)一共卖多少元?=132×5
  条件①132×5=660(元)=660(元)
  条件①
  解法二:5箱热水瓶共有多少个?11×(12×5)
  条件②12×5=60(个)一共卖多少元?=11×60
  条件③11×60=660(元)=660(元)
  [总评:全课设计利用分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各层次学生整体发展。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加强思维训练,通过分层次的作业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连乘应用题》教学案例
《《连乘应用题》教学案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