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07-12 04:09:04  浏览次数:427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标签: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http://www.qpx6.com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动手实践,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对分数的直观认识,也领悟到了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本课开始就创设了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分苹果”,分物品是学生生活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就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再现生活中“分苹果”的场景,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平均分”,为下面教学几分之一的意义作了铺垫,同时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学习分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提供了探究的材料和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如:在认识几分之一时,让学生折出一张正方形的,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实现了教材的重组。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后,教师并没有急着让学生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而是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分数的读写法。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湖北省兴山县南阳镇中心小学王玉兰方昌兴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P91-P93。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
  2、在想一想、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讲述: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看来同学们都有分东西的经历,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我分分东西。请看大屏幕。
  1、(课件出示6个苹果和3个盘子)从屏幕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难能解答?你是怎样分的?我们把这种称为什么分法?
  2、(课件出示4个苹果和2个盘子)师:4个苹果平均分装在2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用击掌的方法告诉老师好不好?
  师:预备――开始生:(拍手击掌)
  3、(出示1个苹果和2个盘子)
  师:把1个苹果平均装在2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
  师:预备――开始(教师应观察学生的表情,灵活处理)
  师:怎么不拍了?
  生1:半个。
  师: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
  生2:不能。
  师:那么,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分数。
  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二分之一()
  1、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电脑博士是怎样分的?(平均分)。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生:2份)
  师:这样的一分也就是――(生:一半),这样的一半怎样表示呢?(生:)
  师:两个半块苹果,哪一半是,是谁的?
  师: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师: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用表示?(教师强调:只有平均分,每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
  2、大家弄清了“”的意义,怎样写?怎么读呢?
  教师边示范边解读:“――”表示平均分,叫分数线,“2”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总份数,叫分母,“1”表示任取其中的1份叫分子,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
  3、动手操作。
  (1)从小组组长那儿领取不同的图形,试着折出它的,并用斜线画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拿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的的?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
  (3)汇报成果。
  (4)你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在这个环节设计“折一折”,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二)发现分数
  刚才,小精灵悄悄的给我提了一个建议,让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利用手中的材料,发现一个新的分数。(把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让学生把发现的分数写下来)
  (1)展示作品。
  (2)交流成果:这个分数,你是怎么发现的?(与众不同的折法,教师不仅要给予鼓励,还可以用学生的名字命名为“XX折法”。)
  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任取其中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创新动力,在动手实践、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P93做一做:
  (1)填一填。(2)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2、P962:
  (1)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为什么?
  (2)你在操作过程中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既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3、拓展与延伸:
  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其实,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处处有分数。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好吗?
  [设计意图: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伴随着学生情感参与的开放题“找身边的分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激起思维高潮,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四、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
  [课后反思]
  一、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我是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进行设计的。在引入新课时,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分苹果”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在新课学习完后,又鼓励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分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小组合作,交流思考。
  本节课中,我注意激励学生动手思考,把思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相结合,手脑并用,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取新知。
  三、动手操作,勇于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在现实情境中“做”数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脑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节课我最大的体验是:学习内容贴近了学生生活,学习材料便于学生操作,学习活动过程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点评
  本节课比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创造性运用教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情景感知“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再有目的地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要求折出不同图形的,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活动的情境,提供了探究的材料,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后面设计的巩固练习,再次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的产生离不开平均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的意思。
  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使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分数的直观认识,也领悟到了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3、本节课,既有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交流,也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既动手、动口,又动脑,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的理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