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科学教学小学科学课堂实录《怎样测量雨量》课堂实录

《怎样测量雨量》课堂实录

03-16 18:12:53  浏览次数:167次  栏目:小学科学课堂实录
标签:小学科学教学案例,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案, 《怎样测量雨量》课堂实录,http://www.qpx6.com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目标: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
  2、知识与技能:知道怎样测量雨量,知道用“毫米”表示雨量的大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研究天气现象,愿意和雨水亲近,体验大自然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说雨
  1、引入:下雨是常见的天气现象,你能描述一下雨吗?
  2、学生说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或已知的词汇来描述雨
  的大小。
  [评析: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用语言表达语,学生会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和已有的词汇来描述雨,同学们可以共同分享并在语言情境中感受雨的大小。]
  3、出示图片:请同学们判断这两张图上雨下的大小。哪场雨
  下的大?你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就以上的问题谈自己的看法。
  4、雨下的有多大?能确定吗?
  当学生根据图片上的景物判断出大小以后,可能学生判断的结果一样,也得能不一样,这时,提出以上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评析:这个活动的安排,是为了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图片上的景象来判断雨下的大小,他们可以从花的情况、地面积水的情况判断出哪张图上的雨下的大,但不能确定究竟有多大,因此,感悟到单靠语言不能准确地对雨量的大小进行描述,还需要用更精密的工具来测量]
  二、怎样测量雨量
  1、雨量的大小能测量吗?怎样测量?
  2、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采用什么方法测量雨的大小,组长纪录,并说出你们组公认的最好的方法。
  3、班级交流。
  [评析: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确想出了很多方法。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争论,最后他们会从中选出最有效的方法,在通过全班同学的交流,最后一致认为收集雨量的方法最有效。或者,学生知道用雨量器可以测雨量,但不明白为什么,把问题留给学生,引发学生的疑问和思考,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没有兴趣,我们的一切探究计划就会落空。”]
  4、采用什么标准测量雨量?
  同学们想到用收集雨水的方法,也有说用雨量器来测量,怎么测量呢?
  (1)收集雨水观察比较。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花洒模拟降雨过程,用准备好的杯子收集雨水,然后观察、比较收集的雨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相同。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模拟的雨水要均匀洒在两个容器上。
  [评析:由问题引发思考,激发学生实践、去观察。在这个环节里学生会发现,两个形状相同,体积不同的容器,所收集的雨水的多少是不同的,但是,所收集的雨水在容器里的水深是一样的,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水深来比较降雨量的大小。这个活动的设计,是为了在学生头脑已有了雨下的有大有小的形象的基础上,完成响亮的转化,顺应学生的认识规律。对学生而言,实践就是在动手中学。也是为了贯彻课程的新理念,既让学生做科学,而不是教师告诉学生答案,学生单纯的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知识要点。]
  (2)学生汇报:学生就本小组活动中的发现、想法、得出的结论进行交流。这时可能会有不同意见,可以引发学生的争论,查找原因,最后统一认识。
  [评析:这个环节是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3)课堂讨论:用什么做雨量的单位?
  [评析:课堂讨论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行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对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修正意见,是同学间互相学习和教师获取信息的最好机会。在知道了雨量器的工作原理以后,在讨论雨量的单位,就容易理解得多了,这里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学生知道常用的米、厘米,可能对毫米还不是很熟悉,必要时老师给予帮助。]
  5、总结、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评析: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能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促进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及时地总结评价,也使学生对知识有所提炼,从老师那里得到的鼓励又为后面的活动产生动力。]
  ,《怎样测量雨量》课堂实录
《《怎样测量雨量》课堂实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