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课堂实录窦桂梅《初冬》课堂实录及点评

窦桂梅《初冬》课堂实录及点评

03-15 15:31:21  浏览次数:315次  栏目: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一年级语文课堂实录,五年级语文课堂实录, 窦桂梅《初冬》课堂实录及点评,http://www.qpx6.com
  师:睁开眼睛,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
  师:把你看到的和同桌之间互相讲一讲!
  生:(讲略)
  师:讲得这么认真,读得这么好,同学能背下来了吗?我们一边背一边想。
  生:(背)
  师:这里的景色这么美,让我们唱个歌吧!
  生:唱歌
  师:刚才下雾时景色这么美,那么雾散时景色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一边读一边想,同桌之间讲一讲,开始读。
  生:(读略)•
  师:读得很认真,请同学把题签拿出来,把你读懂的填上,填完举手!
  生:(填略)
  师:请同学按课文内容填空(幻灯),讲一讲为什么用“射出”?
  生:因为第一句讲太阳出来了,雾慢慢散了,光也明亮了,所以用射。
  师:看来你是真明白了,读第二句,谁填第二题?
  生(填略)
  师:正像同学们讲的那样,远处的塔、小山都望得见了。(画塔)
  师:谁来做第三题,我们读一读。现在老师要检查对课文的朗
  读情况,男生读五、六自然段,女生读七、八自然段,看清森林,还看清什么?
  生:柿子树。
  师: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读。
  师:好!让我们来细细看这句话,都看清柿子树什么了?
  生:大!多!圆!
  师:有个同学说为什么不说结着,而说挂着。淮能说?
  生:因为书上把柿子比作灯,所以用挂。
  师:这位同学说得对,柿子结得又大又圆沉甸甸地坠在那儿,用“挂”真准确。那么同学明白了吗?作者用词恰当,一句话写出大小、颜色、形状,我们背下来。
  生:(背略)
  师:还看清什么?
  生:松树、柏树不怕冷,落了一层黄叶。
  师:那么我们就来读这一小结。想想这句话所描写的意思。
  生:(读略)
  师:女生读七、八小节,男生一边听,一边感受。
  生:(读略)
  师:通过刚才读,雾散美不美,想不想背,背诵方法很多,我们就试着看图背。
  点评:语文教学有积累意识,重视读背。幼学如添,小时候背的东西记得牢,能终生受用。
  生:跟图背。师:真不错,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遇到不懂的提出来,同学们去体会、理解,读得多有感情,让我们亲眼去到北方的小山村去看看景色,一边看,一边背(放录像),小山村的景色美不美,回去用课文的语言讲给家长听。
  生:好!
  师:下面来做练习!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用手势做出判断。
  生:(做略)
  ①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②农民正在收庄稼。
  ③人们正在园子里忙着种白菜。
  ④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
  ⑤森林里落了一层黄叶。
  师:加上“初冬时节”能不能把上面这几句正确的话加上合适的词,把它连起来,说一说。
  师:全班说。
  生:(齐说略)
  点评:这项练习一箭三雕。第一看学生是否把课文读懂了,掌握了;第二,是对全文的概括;第三,有机地进行了说的训练。窦老师教学有心,从中可见一斑。
  师:同桌之间再讲一讲。
  师:刚才你们所讲的,就是书中所讲的北方小山村所描写的景色,再过一段时间你们马鞍山市就要到冬天了,请你做个细心的小朋友,去仔仔细细观察,把你们所观察到的写封信寄给窦老师好吗?
  生:好!
  师:下课。
  [赏析]
  于永正
  这节课最大特点首先是把“读”贯穿始终,把“读”落到实处。无论是对词语的理解,还是对课文内容的感悟,都是通过读来完成的。教师讲的本不多,只是在教学中起到了“导”的作用,或点拨,或展开,或提示,或激励,或提问,如此而已。其次是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问题从学生中来,然后把“问题”再抛给学生,让学生从书中找答案,在读中去思考,这是窦老师的高明之处。学生真正不懂的,教师还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还有一点要说的,是窦老师良好的教学情感。上课时,她情感丰富,情绪饱满。因为她有良好的教学情感,所以她的课才上得既扎实又灵活。扎实这一点,从实录中可以看出来;至于“活”,读者就只好透过实录的文字去想象了——即去“还原”了。
  

上一页  [1] [2] 

,窦桂梅《初冬》课堂实录及点评
《窦桂梅《初冬》课堂实录及点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