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教科版语文《赤日炎炎》教材说明、教学建议及赏析

《赤日炎炎》教材说明、教学建议及赏析

03-16 00:07:35  浏览次数:873次  栏目:教科版语文
标签:教科版语文课件,教科版语文教案, 《赤日炎炎》教材说明、教学建议及赏析,http://www.qpx6.com

  
  赤日炎炎
  〔解题〕
  这是宋元时代的一首民歌,摘自《水浒传》。选入教科书时后加的标题。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深刻地揭示北宋末年梁山农民起义军成长、壮大以至失败的过程。一百二十回本第十六回题目为“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一回写梁中书收买十万贯礼物,差杨志带队押送给京城太师庆贺生日。途中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好汉设计将蒙汗药投入酒中,药翻杨志和押运军士人等,智取了十万贯生辰纲。这一回小说中有个挑酒上山的汉子叫“白日鼠”白胜,他挑酒上山时口里唱着一首歌,第一句便是“赤日炎炎似火烧”。
  《赤日炎炎》本是民歌,并无题目。诗中描绘在炎热的夏季里农夫与公子王孙两个不同阶级的人的不同的生活,表达了两种人不同的思想感情。诗歌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愁苦与辛劳,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不公平与不合理的制度,抨击了统治者好逸恶劳的本质。
  〔结构分析〕
  本诗共4句,从内容上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1、2句),描绘在盛夏里烈日狂晒下的田野景象。先写烈日,再写稻子等农作物被晒枯萎了。
  第二层(第3、4句),写面对禾稻被晒枯萎的情景,农夫与公子王孙的截然不同的态度与表现。农夫焦虑万分,公子王孙毫不在意,照样悠闲自得。
  〔语意理解〕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赤日”,火红的太阳。“炎炎”,势猛的样子,这里形容夏天阳光强烈,如火焰燃烧,天气极热。“禾稻”,这里泛指地里的庄稼。“枯”是失去水分。“焦”是物体受热失去水分,呈现黄黑色,并发硬、发脆。“枯焦”,就是干枯了,变焦了。“半枯焦”,在本诗中写稻子的禾苗在烈日暴晒下,有一半枯死了。这两句描画出盛夏干旱下的田野图。诗一开篇,便展现出一幅残酷的图景,天上烈日当空,地上禾苗枯萎。1、2句为因果关系,因为烈日暴晒,才会禾苗“半枯焦”。这是写景,也是提出一个问题,面对禾苗枯萎这一情况,人们作何感想?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汤”,热水,开水。“汤煮”,用开水煮。“公子王孙”,泛指旧时的贵族、官僚或皇亲国戚的子弟。这两句的意思是:面对半枯焦的禾苗,农民心里十分焦虑,好似被开水煮烫一样;而公子王孙们毫不在意,仍然悠闲自得地轻摇着扇子。诗人写完大自然和田地,一下子把视线拉到人的表现上,对比着写了两类不同阶级人的表现,一类是劳动人民———农夫,一类是剥削阶段———公子王孙。由于阶级地位不同,生活处境不同,自然表现出不同的心态。农夫靠土地种出粮食以维持生计,自然对庄稼的长势十分关注。丰年,可能日子好过些;而灾年,则要饱受饥寒。当他们见到赖以生存的禾苗“半枯焦”时,就知道灾难来了,当然焦虑万分。而公子王孙则相反,他们靠剥削劳动人民来生活,衣食无忧,自然不关心禾苗。在他们看来,丰年、灾年,一样能衣食无忧、尽情享乐,所以,他们不急、不焦、不虑,仍然“把扇摇”。
  〔写作特点〕
  1.语言简单朴素。
  民歌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诗歌或歌曲,多为集体创作。它用人民大众的语言,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表达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从语言上看,都平白如话。比如写太阳照烤用“似火烧”;写内心焦虑不安,用“如汤煮”;写剥削者“把扇摇”。这些词语都是百姓口中平时常说的话,又通俗,又晓畅,又流利。全诗只有“赤日”略有点文言味,其余26个字都十分简单朴素。
  2.恰当而生动的

www.qpx6.com

比。
  本诗第二层采用对比手法。先在1、2句提出一个现象,就是出现了灾情———旱灾,接着对比写两个阶级的两种人物面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心态。农夫———劳动人民,对旱灾忧虑不已,心都像放在开水中煮一样备受煎熬;公子王孙———剥削阶级,对旱灾置若罔闻,心情平静依然逍遥玩乐。两相对比揭示出两种人不同的生活与思想感情。通过对比,抨击剥削阶级不关心劳苦大众的罪恶,批判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制度。凡读此诗者,都会产生农民太值得怜悯、公子王孙太令人憎恨的情感。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三首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了解诗句意思,并能背诵三首古诗。
  3.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的写法。
  4.认识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背诵三首古诗并能简述诗意。
  2.理解三首古诗表达的含义,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操作要点〕
  1.读书指导。
  ⑴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包括背景、作者介绍、注释、评析等,让学生筛选。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选择资料的能力。课上用交流资料的方法,帮助理解诗句的意思。
  ⑵创设情境导入。
  出示《卖炭翁》或《悯农》的图片,或以李绅的《悯农》古诗,或以简介时代背景导入新课。
  ⑶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放手让学生采用自读自悟、讨论交流的形式自主学习。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注释,结合查字典和自己搜集的资料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对贫苦劳动人民悲惨境遇的深刻同情,体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①初交流,质疑难。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预习所得,再将小组内疑而未解的问题提出来班内交流。教师再引导筛选提炼问题。此过程是个去粗存精的过程,每首诗视其情况,留一至两个问题,待深入学习时给予解决。
  ②谈理解,释诗意。
  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比较恰当地表述出来。教学时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让学生互相启发。然后,老师有针对性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叙述诗句的意思。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其他同学给予适当的纠正和补充,引导学生分析疑难和有异议的地方。
  ③引导读,悟意境。
  教学时,先指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出节奏和韵律。再引导学生抓住诗人写意上的重点词句,展开联想,体会情感,激发共鸣。可以适当配以音乐把学生带入情境。
  2.积累内化。
  ⑴自选佳句。由学生独立完成。
  ⑵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读课文,最后背诵三首诗歌。
  3.识字写字。
  ⑴认读生字,进行扩词训练。
  ⑵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伐”“裳”“堪”的写法,注意不可多画或少画。
  4.迁移练习。
  ⑴有能力的同学背诵《卖炭翁》全诗。
  ⑵选择一首诗编成故事或续写故事,也可以写一写读这三首诗的体会。
  ⑶分别选出三位诗人的另外一首诗来读一读。
  ,《赤日炎炎》教材说明、教学建议及赏析

《《赤日炎炎》教材说明、教学建议及赏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