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教科版语文《望洞庭》古诗赏析及教学建议

《望洞庭》古诗赏析及教学建议

03-16 00:12:47  浏览次数:474次  栏目:教科版语文
标签:教科版语文课件,教科版语文教案, 《望洞庭》古诗赏析及教学建议,http://www.qpx6.com

  
  教材说明
  〔解题〕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与柳宗元同榜中进士,与柳交谊深厚,人称“刘柳”。后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白居易称他为“诗豪”,称赞他“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播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但晚年部分作品,也流露出安于闲适和感叹“人事沧桑”的消极情绪。写有重要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著有《刘梦得文集》三十卷,《外卷》十卷。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面积2740平方千米,湖面海拔34.5米,最深达30.8米。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在岳阳市城陵矶汇入长江。湖面因季节变化伸缩性很大,大量泥沙淤积湖底。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已被分割为许多湖泊。以产鱼和“湘莲”著称,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基地之一。
  《望洞庭》是刘禹锡的一首著名诗篇,诗的“眼”在“望”字。此诗写于刘禹锡被贬流放途中。永贞三年(805年)十月,他降职外调朗州(今湖南常德)去作司马,中途经过洞庭湖,饱览了洞庭湖的山光水色后,心中因受贬和事业不顺而积郁的悲观伤感情绪一扫而光,欣然提笔,写下了这篇秀美的山水诗,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处变不惊的乐观处世态度。
  〔结构分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按照诗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前两句),写洞庭湖水的迷人景象。
  第二部分(后两句),写远望洞庭的山水风光。
  〔语意理解〕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这是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洞庭湖水的迷人景象。和,是和谐的意思。潭面,洞庭湖面。镜未磨,湖面像没有打磨过的镜子。古代的镜子是铜制的,在使用之前必须经过打磨使之光滑。这句的意思是:澄澈空明的洞庭湖水与皎洁明朗的秋月交相辉映,湖面上风平浪静,像一面尚未磨拭的铜镜。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比喻:把月光下平静的湖面比作镜子,这令月光之中的洞庭湖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的工艺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洞庭湖光秋月图:浩瀚的洞庭湖水一片迷蒙,秋夜明月的清辉洒在湖面上,柔和地与湖面的水汽融为一体。无风的湖面上,水波不兴,水汽朦胧的湖面,如一面未经磨洗的古镜。用“镜未磨”来表现月色下平静而朦胧的湖面和湖水与月色相融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的朦胧的美感。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是远望洞庭的画面。遥望,远看。青螺,绿色的海螺。这句的意思是:远望洞庭的山水美景,恰像一只雕刻剔透的白银盘里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诗人在这里又用了一个比喻:把青翠的山比做盛在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形象地描绘了洞庭湖美丽的湖光山色。洞庭湖风平浪静,波光粼粼,青山与湖水相映,就好像那白银盘里托着秀美的青螺,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和洞庭湖山水的优美景致。
  诗的后两句描绘了远望洞庭的全景图:远望洞庭微波万顷,水天一色,苍翠秀丽的群山在闪烁的银波中若沉若浮,如一颗青螺托在白银盘中。这里以鸟瞰的视角,总览了洞庭全貌。将洞庭湖比作一只银盘,将君山比作一只青螺,仿佛诗人制作了一件精美的雕刻工艺品,呈在人们面前,供大家欣赏。难怪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巴

www.qpx6.com

胜状全在洞庭一湖,湖上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原来他的前人刘梦得在洞庭秀色方面已经描绘得如此详尽和形象了。
  〔写作特点〕
  1.运用形象、生动、贴切的比喻描绘景物,将景物幻化为艺术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诗人在短短的两句诗中,运用了两个比喻(见“语意理解”部分),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化做神奇,让人不能不佩服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艺术加工功力。读此诗不仅是在欣赏景物,更是在欣赏艺术品。
  2.紧扣诗眼,重点写“望”,由望而生遐想,由遐想而做恰当、贴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秀美宁静,朦胧闲适的洞庭风光图。
  3.文笔洒脱,视野广阔,语言通俗清新,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望洞庭》古诗赏析及教学建议

《《望洞庭》古诗赏析及教学建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