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教科版语文《为了祖国》教材说明、教学建议及华罗庚佚事

《为了祖国》教材说明、教学建议及华罗庚佚事

03-16 00:13:52  浏览次数:847次  栏目:教科版语文
标签:教科版语文课件,教科版语文教案, 《为了祖国》教材说明、教学建议及华罗庚佚事,http://www.qpx6.com

  
  为了祖国
  教材说明
  〔解题〕
  “一个人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说这句话的人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罗庚。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他不仅这样说,而且也这样做了,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本文讲述的就是华罗庚“为了祖国”的故事。
  〔结构分析〕
  课文讲了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放弃在美国优越的生活,毅然回国,为国家作贡献的事。全文共3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华罗庚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决定回国奋斗。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华罗庚历尽艰辛回到祖国,为祖国的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华罗庚献身祖国的科学事业无怨无悔。
  〔语意理解〕
  “美国再富裕,科学再先进,终究是美国的。中国虽然贫穷,但她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要和全国人民一起艰苦奋斗,使祖国富强起来。”
  “一点儿也不后悔!我回国,是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做些事情,并不是为了图舒服。我觉得,一个人活着不只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
  这两段话都是对华罗庚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他为了祖国甘愿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
  “华罗庚十分沉着,他表面上仍然像往常一样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暗中却设计制定了摆脱跟踪的方案。”“华罗庚冲破重重阻力,绕道香港,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这两段话是对华罗庚的行动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的机智和坚决,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写作特点〕
  1.选取典型事件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华罗庚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其爱国行为很多,但本文选取“毅然回国”这一典型事件,充分表现了他的爱国精神。
  2.注重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和神态等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鲜活突出。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阅读本课,感受并学习华罗庚“一个人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的崇高品质。
  2.初步引导学生学习搜集、整理、使用资料的能力。
  3.认识12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熟读课文,模拟举行“实话实说”访谈节目。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华罗庚的有关资料。
  2.把华罗庚画像及有关华罗庚的生平资料复印若干份放在一个“百宝箱”里。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1~2课时。
  〔阅读建议〕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疑。
  1.媒体出示华罗庚的画像,让学生猜猜他是谁。
  2.说说对华罗庚的了解。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出某一方面即可。
  3.探宝。将事先准备好的有关华罗庚的资料放在一个“百宝箱”里,让学生开启“百宝箱”。每组从中拿出两件“宝贝”——两份有关华罗庚的资料,自由阅读,然后说说阅读体会。
  (通过提供阅读资源,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华罗庚的一生,为阅读本课和参与“实话实说”访谈节目做铺垫。)
  (二)自由阅读体会——披文。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反复琢磨。在自己认为好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先小组、后全班讨论交流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及自学中的收获,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适时点拨。
  3.开

www.qpx6.com

读书竞赛,着重读好华罗庚对亲属和女学者所说的话。
  (三)模拟“实话实说”——升华。
  语文活动:纪念华罗庚先生逝世20周年“实话实说”特别节目
  主诗人:教师
  嘉宾:由学生扮演的华罗庚的亲属、同事及女学者。
  现场嘉宾:前两排学生
  电视机前的观众:后几排学生
  活动程序:主持人进行开场白:“华罗庚先生生于1910年,逝世于1985年,享年75岁,今年他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为纪念这位数学家,我们在这里举行一期‘实话实说’特别节目……”;嘉宾从“自身经历”出发谈华罗庚;现场观众咨询有关问题;场外观众咨询有关问题。
  (这个活动环节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对课本内容做了巩固和拓展;二是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三是学生在角色换位中升华了情感,获得了自信。)
  (四)检查识字。
  (五)推荐作业。
  1.结合课文和插图,以《酒会上》为题,写一篇小练笔。
  2.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相关的文章。
  资料
  〔“百宝箱”中的部分“宝贝”〕
  1.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京逝世。1924年初中毕业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被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46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1948年开始,任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2.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年华罗庚满怀报国之志回到祖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3.华罗庚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他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国外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4.华罗庚在数学领域中有重大贡献,有许多定理、引理、不等式与方法都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5.华罗庚根据中国实情与国际潮流,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研制。他身体力行,亲自去27个省市普及应用数学方法长达20年之久,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华罗庚生平〕?华罗庚(1910~1985),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刻苦自学。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华罗庚的主要成就〕?华罗庚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

www.qpx6.com

成就。20世纪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其专著《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这项工作在调和分析、复发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曾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并在中国推广应用。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并有专著和科普性著作数十种。
  〔华罗庚佚事〕
  1.华罗庚小时候也是个调皮、贪玩的孩子,但他很有数学才能。有一次,数学老师出了一个中国古代有名的算题——有一样东西,不知是多少。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问这样东西是多少?——题目出来后,同学们议论开了,谁也说不出得数。老师刚要张口,华罗庚举手说:“我算出来了,是23。”他不但正确地说出了得数,而且算法也很特别,这使老师大为惊诧。
  2.华罗庚在读完中学后,因为家里贫穷失学了。他回到家里,在自家的小杂货店做生意,卖点香烟、针线之类的东西,替父亲挑起了养活全家的担子。然而,华罗庚仍然酷爱数学。不能上学,就自己想办法学。一次,他向一位老师借来了几本数学书,一看,便着了魔。从此,他一边做生意、算账,一边学数学。有时看书入了神,人家买东西他也忘了招呼。傍晚,店铺关门以后,他更是一心一意地在数学王国里尽情漫游。一年到头,差不多每天都要花十几个小时,钻研那些借来的数学书。有时睡到半夜,想起一道数学难题的解法,他准会翻身起床,点亮小油灯,把解法记下来。有段时间,他得了伤寒病,躺在床上半年,总算捡回了一条命,但左脚却落下了终身残疾。在贫病交加中,华罗庚仍然把全部心血用在数学研究上。
  ,《为了祖国》教材说明、教学建议及华罗庚佚事

《《为了祖国》教材说明、教学建议及华罗庚佚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