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随笔老师,为你叫好

老师,为你叫好

03-16 14:51:42  浏览次数:793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标签:一年级数学教学随笔,五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老师,为你叫好,http://www.qpx6.com

  
  我县小学全面铺开使用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已有两年。两年的实践,我们不仅感受到教材编排精妙,还感受到教材在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方面所做出的智慧努力。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们能认真钻研教材,并能根据教学实际调整教学进度、调整教材。我深深体会到:我们都伴随着新教材不断地在学习,在感悟,在提升。
  近日,在一次调研活动中,听了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6~78页的“乘法”。在教学中,教师以情境导入新课,循序渐进地教学整十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例题及相关的巩固练习。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巧妙引导,大多数学生不仅明白了算理,而且经历体验了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的过程。整节课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兴致高,既懂得了算理,更掌握了算法,而且最重要的、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学生的学习是那么投入和认真。当我向这位老师表示祝贺时,她这样说道:“对上这一节课我是作了一番思考的。《教师教学用书》上对这三页内容的要求是一个课时完成,可是试教了两次,总是不满意,特别是教学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后,在时间很仓促,学生对算理、算法并不全部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下,还要让学生依据横式列出竖式计算并且验算,是很不现实的。与其蜻蜓点水,不如减少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得更扎实些。于是,在教学中,我就把后面的根据横式再列竖式计算及部分练习题移至下节课教学,而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弄懂算理,学会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简单的应用。因此,学生学得比较扎实,也不会感到困难。我觉得有时候,要一下子塞给学生那么多知识,只会使学生学得累,产生对数学的厌倦和畏惧,倒不如把知识点分割一下,让学生慢慢接受,我想这样做,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得扎实,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喜欢上数学。”
  任教老师的一番话,让我再一次思考: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看待和处理教材,使教材真正地为学生服务?毋庸置疑,教材是编者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深思熟虑后编排而成的,凝聚了编者的智慧和心血。但是教材又具有一般性,不可能考虑到所有学生的个性差异,一线教师既要尊重教材,又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合理地选择和利用教材。因为对学生而言,教材是他们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目标”,特别是当教材编排的内容并不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与接受时,教师应果断地进行调整。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照本宣科,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做出的努力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同是在这次调研活动中,当我征询实验教师对苏教版教材的使用意见时,一位教师娓娓道来。在使用苏教版教材过程中,她感受最深的是:苏教版教材的编排设计非常注意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从一年级(上册)到现在正在使用的二年级(下册),不管是在例题中,还是在练习里,编者都有意识地编排了让学生在小组里相互交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想法、巩固知识。这一点是以前使用过的教材中所没有的。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在很多教师把学生的合作学习用于探究某种新知,这对于第二学段学生的学习是比较合适的,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成效不大。她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路线图”这一内容时,在学生辨认了“南山公园的平面图”的八个方向,说出各景点的相对位置后,根据例题的要求,让学生学会看简单的线路图,描述行走的方向和路线。一开始,学生的表达不是很熟练。紧接着教师让学生学习“试一试”,安排小学生在小组里交流的活动,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再次交流。慢慢地,学生的表达熟练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展现得淋漓尽致。试想,如果总是教师指定学生叙述,那么,一节课中只有几个学生在展示,其他的学生又有多少锻炼的机会呢?其实,现实往往是即使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并不是每人都能准确流利地描述所走路线图,苏教版教材的这些巧妙设计,正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和规范数学语言,既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增强了合作意识。
  这位教师的一席话使我很受启发。当我一口气把教材翻看一遍时,不禁产生了同感。新教材让我们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课改气息,更让我们清晰地听到教师们在新教材使用中不断成长的足音。我们选择了好的教材,但是我们更需要在实践中敢于探索、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教师。正是一批优秀教师的实践才使教材的编排意图充分体现和合理,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与精彩。面对着他们的努力、思考、收获以及给我的启示,我不禁从心里喊出:老师,为你叫好!
  

,老师,为你叫好
《老师,为你叫好》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