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随笔小学数学教学随笔:感知?认识?延伸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感知?认识?延伸

09-02 16:19:21  浏览次数:769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标签:一年级数学教学随笔,五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感知?认识?延伸,http://www.qpx6.com

  
  由于要安排全区的小学数学优秀课评比活动,最近的事很多,自己班上的课拉下来不少。明天就有人要在我班上“认识几分之几”,今天只好赶紧把前面“认识几分之一”上完,否则,明天上课的老师要出问题了。虽然,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备课备的匆忙,但今天的上的效果还不错。
  感知
  分数对于我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从来也没在他们的生活、学习中出现过,为此,课始结合制作的课件中的分饼故事,引发学生产生想法,当两饼时,怎样分最公平?学生当然知道是平均分给两个人时,每人一个最公平,用1表示。而当只有一个饼时,怎样才公平呢?孩子们依据生活经验发现,还是平均分最公平,但此时每个人得多少呢?大家都说是“一半”,这时的“一半”已初步让孩子们感知分数的具体意义。
  由于“一半”是生活中的常用语言,如何用数学语言表示“一半”,自然就成了认识的焦点,此时,出示用一个新的数——即1/2表示,学生不仅会感到新鲜、好奇,而且,能让他们对分数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轮廓。下一阶段的学习也就有了必要的心理与认识上的准备。
  认知
  在初步感知了分数的一些现象后,我又带领着学生通过不同的层次活动来理解分数。主要是通过看一看——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议一议——比一比的形式进行的。
  “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一个分数的具体含义,“平均分,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规范的认知模式;“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分数含义的内容;而“画”则是为了给学生脱离具体物体认识分数建立一个桥梁,使他们的认识有一个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凭借物;“说”则可以让每一个孩子把自己对分数的初步认识暴露出来,便于问题深层交流;这时“议”也就有了具体的内容与意义,不至于议而无物,议而无效;最终的“比”则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他们在同伴或老师的肯定中,形成稳定的对分数的初步认识。
  延伸
  由于“认识几分之一”是分数学习的开始,更是学生有关数的概念第一次质的拓展,因而,此时的学习应尽可能是开放式的,延伸式的,这时的延伸应该说是学科学习的需要,是知识发展的需要。同时,延伸中还有一部分是学生好奇心、兴趣的需要。我班的孩子好奇心特重,对什么都喜欢问为什么?并且你不想办法解决,他还不放过你呢?课堂学习更是这样,因而,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有人就问了,如果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取三份,能不能用一个分数表示呢?这个问题其实是下一课时学习的内容,如果不回答,学生不放过,如果回答,时间上有些困难,我只好用老办法,给你三分钟,大家看看该怎么办?此时的延伸思考可能没有什么好的效果,但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潜伏在里面,那就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欲望。
  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件事产生了兴趣,不仅有利于现有学习的巩固,更有利于他在下一阶段的学习。
   www.qpx6.com

ONT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感知?认识?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