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科学教学小学科学课堂实录《摆的研究》教学案例

《摆的研究》教学案例

03-16 18:12:54  浏览次数:563次  栏目:小学科学课堂实录
标签:小学科学教学案例,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案, 《摆的研究》教学案例,http://www.qpx6.com
  (评: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并不是探究的最终目的,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应用,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直至发现的新的知识或使探究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四、总结: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并且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对影响摆的快慢因素的研究就是一次探究。在探究中,学生自己作出假设,自己制定研究的计划,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而老师只起到了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对他们进行宏观调控,帮助他们最终完成探究任务。“学生是科学探究学习的主体”在这一节课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得到了充分的行使。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注重探究,强调合作
  本节课的前半部分为研究影响摆的快慢因素,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及一般思路,让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收集整理数据――表达交流,让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强调合作,先是全班合作,在两个因素中让每个组只选一个因素研究,教师进行宏观调控,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资源共享。再者在小组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同时合理地分工为小组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抓住学生的好奇、好玩、好动、好胜来组织教学
  小学生的心理有四大特点:好奇、好玩、好动、好胜,教师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出发,利用“四好”组织教学,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一开始,教师就抓住了学生的好玩、好奇心理,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学生对摆角的大小不影响摆的快慢感到很惊奇,进而产生问题。接着教者抓住学生“好玩、好动”的天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研究。当然,在学生动、玩的同时,有一定的任务,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指导。最后教师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问内设计一个摆,小组与小组之间便会展开一种无形的竞争,这种竞争将会激励他们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三、重视科学态度的教育
  本节课里学生有多次猜测与预测,每次猜测之后教师都让学生明确“说了不算做了算”、“猜了不算数了算”,使学生意识到“证据”的重要性,对于学生设计成功的摆,让他们上台演示,其他同学负责监督,4次多一点不算成功,不足4次也不算成功,让他们从小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至于“偶然的成功并不能算是成功”,让他们多次验证,知道“真理是经得住多次验证的”。
  总之,在科学课上,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充分行使探究的权利,在教师予以一定指导下自主探究,才有可能让学生插上探究的翅膀越飞越高。
  联系地址:湖北省宜昌市万寿桥小学
  邮政编码:443000
  Email:lhp868@126.com
  联系电话:0717-8624617
  

上一页  [1] [2] 

,《摆的研究》教学案例
《《摆的研究》教学案例》相关文章